南京老旧小区改造又一次引来全国聚焦!继栖霞区尧化街道尧安新村北院之后,秦淮区岗虹苑小区又应住建部邀请,在12月10日进行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验交流视频会进行经验分享。
道路、外墙“焕然一新”;新增“会呼吸”的雨水花园;空中蜘蛛网全部藏身地下专有管道……记者近日走进秦淮区岗虹苑小区,无处不感受到这场整治的用心。
聚焦“急难愁盼”用6场议事会听居民意见
岗虹苑小区是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拆迁安置房,由17栋多层建筑组成,入住了952户居民。老旧小区的“通病”在这里显得尤为突出——外墙漆面脱落渗水、线缆乱拉乱挂、屋面鸽子笼、雨水管堵塞严重,车辆碾压加上两旁大树树根生长撑张,道路破损严重。
由于小区建设之初规划设计标准较低,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功能空间矛盾突出。停车位不足,部分机动车停车占用了消防通道、人行道和绿化空间,非机动车停放占用了人行空间和入户路。另外,小区适老性低、公共活动场地单一、绿化空间杂乱无章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改造之前,我们先走进住户家中调研,发放‘市民意愿调查表’,在每个单元口张贴《致小区全体居民的一封信》,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秦淮房产经营公司综合计划科科长周军介绍,统计好居民们的急事、难事并制定需求清单后,才确定任务目标。在项目正式实施前,街道、社区、物业等部门又先后组织了6场居民议事会,在介绍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又再一次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对方案进行优化修改。
适老先行、生态先行 老小区有了“会呼吸”的花园
记者在岗虹苑小区看到,小区外墙底部为深棕色,上部为清爽的粉白色,楼道窗全部是崭新的,但晒衣架、空调架等却并不像以往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那么“统一”。
“改造以居住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更注重宜居和实用,而不是外观的统一。另外,通过对建筑的外立面、内楼道、屋顶等进行改造出新,彻底解决了渗水问题。”周军告诉记者,小区1/3以上是60岁+的老人,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下楼有可以活动休闲的空间。
小区靠近铁道的围墙边是一处茂密的松树林,原先因长期缺乏打理加之各种垃圾乱堆乱弃,成为居民诟病多年的“脏乱差”。眼下,这里“升级”成一处小型休闲广场,各类健身器材已安装到位,工人们正在忙着绿化栽植。“老旧小区空间有限,整治过程中,通过充分梳理现状活动空间,盘活了楼幢间的存量空间、低效绿地空间,一口气打造出了‘六享’活动空间,即享乐(集中活动)空间、享美(交流活动)空间、享趣(儿童活动)空间、享健(健身活动)空间、享福(老年活动)空间、享便(入户活动)空间。”周军说。
记者在小区细细端详发现,部分新增的停车区域都铺设了生态植草砖,小区10栋旁的广场还新增了一处下沉式绿地。“这是一座会‘呼吸’的雨水花园。”周军告诉记者,岗虹苑小区是我市首批5个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试点之一,“海绵理念”在小区改造中可谓应用尽用。
住在10栋105室的姚银凤老人是1996年搬进岗虹苑的,她告诉记者:“以前想逛公园要坐公交车跑很远,这下,花园来到了家门口。”
考虑到小区内老人和残疾人的出行,小区改造过程中特意对人行道部分进行降高处理,同时遵循无障碍原则,在入户空间台阶边侧增加了无障碍坡道并新建了扶手,同时在内楼道改造中也对现有扶手进行修缮。
“宜居”为重 难题逐渐破解
老旧小区最影响观感的就是空中拖拖挂挂的各种线缆。此轮整治中,岗虹苑对原有弱电线路进行了“上改下”,通过统一施工、共享建设,解决各家运营商通信线路需求。与此同时,也在“共享建设”中为未来小区的智能化建设需求留足了空间,智能道闸、智能安防等未来可能有的智能化需求,均通过一根5G管道解决,避免二次开挖。目前,地下管沟施工基本完工,将在本月底完成原乱接线路的割接,同时拆除设置杂乱的室外光缆、室内分光箱。届时,岗虹苑小区的上空将清清爽爽。
岗虹苑小区952户居民,现有停车位不足200个,破解停车难是改造的重点之一。工程方一方面联合街道拆除小区内违建,另一方面,上门劝说一楼住户腾空门前占用的公共空间,最终新挖掘出了50多个机动车停车位。与此同时,对3处非机动车停车棚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利用边角空间新建了3处开放式停车棚,并统一加装电动车充电桩59组,共354个充电位,非机动车充电难的难题也得以破解。不过,周军坦言,总计200多个停车位还是无法充分满足需求,秦淮区正在谋划岗虹苑小区与一墙之隔的康馨花园小区合并,在明年推动康馨花园小区整治时再新建一座立体停车库。(顾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