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A股碳中和概念股也站上了风口,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关注。北京商报记者经Wind统计,目前市场上的碳中和概念股已达126只,涉及工业、材料、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而光伏、林业等上市公司未来可分别通过出售碳排放、林业碳汇等实现收入,其中岳阳林纸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签署了《碳汇合作协议》,也是A股首家披露将实现收益的企业。与节能行业相比,被纳入高能耗的行业则需要购买一定的碳配额来完成履约义务。

碳中和概念股已达126只

经Wind统计,截至目前,A股碳中和概念股共有126只。

就126股的行业分布来看,涉及工业、材料、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其中也有不少个股在今年遭到过市场爆炒。

以长源电力为例,公司股价在今年3月10日-4月12日这23个交易日斩获了多个涨停板,区间累计涨幅高达214.62%,而同期大盘涨幅仅0.15%。

此外,华通热力则在今年4月底股价迎来一波热炒,经统计在4月27日-5月31日这22个交易日,公司区间累计涨幅达52.82%,同期大盘涨幅5.43%。

从目前126股的总市值来看,截至12月21日收盘,宁德时代居首,达1.41万亿元,也仅这一股总市值在万亿以上;其次是比亚迪、长江电力这两股,总市值分别为8040.87亿元、4998.66亿元;总市值超千亿的还有隆基股份、长江电力、阳光电源等28股。

总市值最低的是科林电气,为33.29亿元,总市值低于40亿元以下的还有中环装备、中能电气、和顺电气、龙源技术等6股。

除此之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也有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加码。

诸如,11月30日,赛福天发布关于对外投资暨签署增资协议公告显示,公司与无锡新聚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聚力”)及其全体股东签署了《增资协议》,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700万元认购新聚力新增注册资本700万元。

对于增资标的原因,赛福天坦言,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已成为政府政策发力和企业积极布局的新产业方向,本次对标的公司进行增资符合国家对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系公司战略执行的重要一步。

光伏、林业收益可观

在整个碳交易市场中,光伏、林业企业未来收益可观。

据了解,在碳市场中,未来光伏行业企业可通过出售碳排放实现收益,而林业企业则可以通过出售林业碳汇获得收益。

首先来看光伏发电企业,目前市场上比较热的是三峡能源、太阳能、林洋能源、中利集团等。资料显示,三峡能源今年6月10日刚刚登陆A股市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目前,三峡新能源已投产陆上风电项目遍及内蒙古、新疆、云南等22个省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建成了当期国内乃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陆地风电项目(40万千瓦),已投产光伏项目遍及甘肃、青海、河北等18个省区,在安徽淮南建成了全球最大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项目(15万千瓦)。如果未来可以顺利出售碳排放指标,三峡能源收入可观。

林洋能源也表示,考虑到我国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光伏将有非常可观的增长空间,我国光伏产业增长空间还十分巨大。未来在多重风口下,光伏产业将继续从规模到质量上,向前大步前进,为我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碳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除了光伏企业之外,林业资源企业未来可以通过出售林业碳汇获利,而林业碳汇也被市场视为最重要、最有效的碳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已有上市公司签署了《碳汇合作协议》,将实现收益。

据岳阳林纸近期披露公告显示,公司已与包钢股份达成《碳汇合作协议》,为包钢股份提供一定数量的林业碳汇减排量,协助包钢股份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如交易实施,预计对公司业绩影响约6000万-8000万元/年,占上市公司2020年经审计净利润的比例约14.5%-19%。

岳阳林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透露,除了包钢股份之外,公司也正在积极洽谈其他客户,并与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碳汇合作框架协议》。

经梳理,目前A股拥有林业资源的上市公司包括岳阳林纸、平潭发展、青山纸业、福建金森、永安林业、康欣新材等,其中康欣新材目前拥有约139万亩林地资源,平潭发展经营林区近90万亩(含委托代管林地面积),按照30元/吨左右的碳汇交易价格,上述公司都将有不菲的收入。

另外,林业资源上市公司康欣新材近期就表示,将密切关注碳汇范围、计算方式、交易方式等相关细则的出台情况。

八大高能耗行业引关注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有8个,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

在上述八大高能耗行业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三大行业市场关注度最高。经Wind统计,截至目前,有色金属相关上市公司共计西部超导、建龙微纳、嘉元科技等138家;钢铁相关上市公司共计方大特钢、抚顺特钢、新钢股份等36家;化工相关上市公司则有瑞联新材、杭华股份、三孚新科等433家。

绿色金融及低碳经济资深顾问徐楠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重点排放企业每年将向政府提交实际的排放数据来完成履约,如果它的实际排放高于这个碳配额,它就需要从其他的主体那里购买别人富余的碳配额,来完成履约义务。

这也意味着上述高能耗行业公司如果实际排放高于规定,则需要购买一定的碳配额履约。

除了重点排放行业之外,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政府鼓励其他行业的企业自愿减排、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过核证过后,也可以纳入碳市场进行交易。

未来,伴随着碳交易规则、参与门槛、参与方式的明确,碳市场全链条启动在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