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孔祥瑞:蓝领专家 港务专才
新华社记者王优玲、戴小河
以崇尚科学为荣——这是“蓝领专家”“港务楷模”孔祥瑞的工作信条。
翻开外皮有些破旧、略带油迹的笔记本,字迹密密麻麻:
“4月8日,2号装船机有自动降臂情况,立即进行检查,并考虑加装安全警示设备;4月10日,2号装船机液压缸不便于检查,考虑尝试将其移动位置……”
40多年,30多本工作日志,藏着孔祥瑞从一名“门吊司机”转变为“蓝领专家”的成长“密码”。
时光回到1972年,天津港从匈牙利进口了3台老式门吊机,结束了肩挑背扛的货物装卸时代。
正是在这一年,17岁的孔祥瑞初中毕业,被分配到这里当门吊司机。
门吊机是个“大家伙”:高度可超60米,能横跨吊起重达40吨的集装箱;它的操作车距地面近30米,每次要身体半悬空攀爬宽度不足45厘米的百级台阶才能到达。
晕高、工作枯燥、技术难度高……种种困难让孔祥瑞打起了退堂鼓。
是他的师傅、劳动模范金贵林的话让他坚持下来:“现在我们天津港还小,很辛苦,但以后肯定会好起来的!我们港口可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窗口,一定会建设成世界级大港的!”
在师傅的鼓励下,孔祥瑞选择留下,开始排除杂念学技术。
第一关是打通“知识屏障”。为了尽快掌握门机性能和操作技术,他找来门机设备使用说明书,一页页看,一条条记,直到吃透弄懂。
正是在这样的钻研中,孔祥瑞的专业技能大幅提高,由学徒成长为班长、队长,开始独当一面,逐渐成为专家。
有一年中秋节,机器出现故障,为了不打扰其他工友过节,他和两个工友完成了原来10个人的维修任务,在吊车上爬上爬下忙活了18个小时,直到深夜。
“我坐在机器上一抬头,哎呀!月亮可真圆啊,我该是离月亮最近的人了吧!”孔祥瑞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这个离月亮最近的人练就了“听音断病”的一手绝活儿。
1993年的一天,码头上一台门机的旋转大轴承发出异响。这可能是重大事故的前兆,如果不拆卸进行彻底检修,门机可能瘫痪;但如果拆卸后发现没有问题,企业将蒙受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拆还是不拆?孔祥瑞仔细听了响声说道:“是轴承坏了,必须拆卸更换!”
根据他的提议,公司请来900吨的海上浮吊拆卸旋转大轴承。拆下后,轴承正面完好无损,在场的人不由得捏了一把汗。可当轴承翻转过来,滚珠已经散落出槽……
“实践,是我们一线工人的岗位优势;在实践中学习,是我们成才的基本途径。”孔祥瑞说。
2001年,天津港吞吐量冲刺亿吨。这年3月,寒冷的海风嗖嗖地刮着。孔祥瑞站在货船上,近距离观察门机的生产情况,发现门机抓斗放料时起升动作会有约16秒的停滞。
“如果把这个空当利用起来,效率肯定能提高!”在现场观察、记录和比对资料分析之后,孔祥瑞找到了突破口,改造门机的“大脑”——主令控制器,把抓斗起升、闭合控制点合二为一,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星”形……“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问世了。
实践表明,这套操作法使每台门机一次节省15.8秒,每台门机平均每天多装卸480吨。当年这项创新为企业创效1620万元。
一项项创新成果彰显技能和知识的“力量”,沉甸甸,实实在在。
孔祥瑞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纷至沓来。
“当代工人,只有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孔祥瑞说。
“电缆卷筒防出槽下滑保护装置改造”“大型散货取料机走行防碰保护装置改造”“降低皮带机万吨故障时间”攻关项目……孔祥瑞先后组织实施2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获16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薪火相传。孔祥瑞开展“自助餐式培训”——“诸葛亮会议”,打造团结、和谐的学习型团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各怀技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伟大出于平凡,知识造就人生。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工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孔祥瑞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答案。(王优玲 戴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