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4月向公众征求意见后,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该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等多维度阐述了未来5年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产业布局上,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将统筹规划京津冀区域氢能产业布局,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协同互补、跨区域产业链条贯通与联合示范应用;京北将全面布局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区,以昌平“能源谷”建设为核心,向南融合海淀,向北辐射延庆、怀柔,在北部区域打造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京南将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依托大兴、房山、经开区,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发展氢能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即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 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 1 到 10”的跨越,培育 5-8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减少碳排放 100 万吨。
交通运输领域,2023年前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 37 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 3000 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区域开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示范项目,推动在商业中心、数据中心、医院等场景分布式供电/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开展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前沿技术攻关,实现质子交换膜、压缩机等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全面降低终端应用成本超过 30%。
2025 年前,北京要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 10-15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 3-4 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 1000 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 200 万吨。
交通运输领域,2025年前将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 37 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 1 万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范围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供电、供热的商业化模式,建设“氢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累计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 10MW 以上;建设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应用示范项目,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自主可控,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 2020 年底,北京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数量约 150 家,其中,氢能供应领域 73 家,燃料电池领域 89 家。2020 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 30 亿元,总体处于中试到产业化过渡阶段。(张北)继今年4月向公众征求意见后,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该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等多维度阐述了未来5年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产业布局上,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将统筹规划京津冀区域氢能产业布局,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协同互补、跨区域产业链条贯通与联合示范应用;京北将全面布局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区,以昌平“能源谷”建设为核心,向南融合海淀,向北辐射延庆、怀柔,在北部区域打造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京南将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依托大兴、房山、经开区,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发展氢能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即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 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 1 到 10”的跨越,培育 5-8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减少碳排放 100 万吨。
交通运输领域,2023年前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 37 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 3000 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区域开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示范项目,推动在商业中心、数据中心、医院等场景分布式供电/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开展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前沿技术攻关,实现质子交换膜、压缩机等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全面降低终端应用成本超过 30%。
2025 年前,北京要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 10-15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 3-4 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 1000 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 200 万吨。
交通运输领域,2025年前将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 37 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 1 万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范围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供电、供热的商业化模式,建设“氢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累计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 10MW 以上;建设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应用示范项目,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自主可控,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 2020 年底,北京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数量约 150 家,其中,氢能供应领域 73 家,燃料电池领域 89 家。2020 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 30 亿元,总体处于中试到产业化过渡阶段。(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