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多家银行在碳账户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建立个人碳账户对银行有哪些好处?要推动碳金融市场健康高效发展,银行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
当下,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积极探索,银行业也不例外。近日,中信银行正式推出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该账户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为每个用户提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有力证明。
中信推首个银行个人碳账户
据了解,“中信碳账户”依托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开发构建,凭借中信银行“金融+生活”生态圈的广泛覆盖,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包括助力用户实现绿色金融、绿色出行、绿色回收、绿色阅读,让民众的低碳减排行为,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
当前,“中信碳账户”已实现基础功能应用,包括碳账户开通、碳减排量记录、碳值社交分享、低碳科普、低碳知识小问答、碳排放计算器等功能模块,并识别和引入电子信用卡申请、电子账单、线上生活缴费等特色金融场景。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介绍,作为计量个人碳减排的“绿色账户”,中信碳账户将实现个人碳减排数据的资产化、价值化,通过构建低碳生态联盟,让碳资产得到归集。中信银行以“碳账户”为基础,联合各行业合作伙伴,不断开拓应用场景,助力用户实现绿色金融、绿色出行、绿色回收、绿色阅读,让民众的低碳减排行为,贯穿衣食住行,积累低碳点滴成果,将绿色权益植入生活各方面。
据“中信碳账户”核算预测,每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用户通过在线金融服务方面的低碳行为,累计可减少约200万吨以上的碳排放,未来用户碳减排市场潜力巨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碳账户是打造绿色低碳银行的一大切入点,银行通过碳账户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客户绿色低碳意识,助力绿色生活开展,同时促进碳普惠发展,既有助于银行在全社会宣导绿色低碳理念,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身金融服务场景。
未来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
近年,支付宝、美团等机构已上线采集、计算和评估碳排放和碳足迹信息的功能,如绿色出行(步行、骑单车等)、减纸减塑等行为都可以记录碳排放量。
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银行也在发力“碳账户”业务。
今年3月初,建行向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申报了“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探索运用联邦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碳减排计量模型,测算建行用户低碳生活水平,为形成“碳账本”提供支撑。
较早前的1月,日照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正式上线,涵盖绿色政务、绿色信贷、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公益等多场景。
2021年11月3日,浦发银行推出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碳账户体系。据介绍,碳积分来源于企业在浦发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所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企业在浦发银行办理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都可形成对应的碳积分。
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认为,这些尝试说明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双碳”目标的创新步伐在加快,绿色金融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呈现主流化的态势。一方面,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从企业客户向零售客户延伸。虽然目前的绿色金融服务以企业客户为主,但部分银行开始推出面向个人的绿色产品消费贷款、绿色低碳信用卡、个人光伏贷和基于个人碳账户的绿色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为中小微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绿色普惠金融服务、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
但调查发现,绿色生活行为中存在“知易行难”的现象,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的《2022低碳生活绿皮书》显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低碳尚未成为行动准则,低碳行为正向反馈少,以及经济实力限制。低碳生活的建设,尤其是低碳消费的建设需要家庭购买和选用低碳环保商品,但是目前低碳产品没有价格优势,甚至相比于普通商品售价更高,这导致部分经济不宽裕的消费者不愿选择低碳商品。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及金融科技公司能否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多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中国银联区块链负责人周钰认为,碳排放量的数据从计算到流转和交易是全球都在探索的命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可信的基础设施,但目前很多机构都在做,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如果市场参与者各自为政,将很难达成交易,而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有望助力整个社会走向低碳。
“银行业应科学布局碳金融业务,抢占低碳经济竞争新高地。”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碳金融发展空间广阔,当前银行在碳金融领域仍处于“试水”阶段,业务布局存在空白,这恰好也是抢占先发优势的关键节点。
郑忱阳认为,银行业需健全碳金融业务的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国内外碳排放政策变化、碳市场运行情况及碳价的变动,有选择性地开展业务,实现碳金融交易的全流程管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智能防控,对碳资产定价、估值进行建模分析,优化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碳资产减值测试等,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科学性。(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