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高温灼人的火场,到疫情防控一线;从洪涝灾害等各类抢险救援现场,到帮助人民群众处理各种日常琐事。“火焰蓝”是怎么炼成的?4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白庙子村的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训练场进行了采访。
以训促战
“一、二、三、四……”7时许,在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训练场上,一声声洪亮的口号声响彻营区,支队25名机关干部与207名新入职消防员正在这里进行大练兵,5000米负重跑、400米救人疏散物资、10楼负重、5×400米折返搬运重物、4楼攀爬绳索、60米肩梯……像这样以实战为标准设置的各项训练,他们每天要坚持八九个小时。
队列训练
“平时多训练,战时少受伤。对于每一位消防员来说,必须要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方能练就一身本事,没有捷径可走。”4月10日,“总教头”——新入职消防员培训大队副大队长孙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练领训、以训促战。今年以来,支队立足灭大火、救大灾、打大仗任务需求,全面构建形成了以岗位专业化训练、成建制合成化训练为主干,具有“全职业周期”特征的科学训练模式。学业务、补短板、强素质,目的只有一个,锻造出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尖刀队伍。
翻板障
千锤百炼
19岁的郝乐元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从包头市铁一中毕业后,他报考了消防员。从一开始简单的队列都要顺拐、体能跟不上,到如今队列出类拔萃,15分钟3000米跑都不在话下,他默默地给自己的体能技能训练加码。“我觉得当消防员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家人也都非常支持我的决定,等完成培训回到驻地,我还要积极考学、提干。”郝乐元谈及自己的职业规划,脸上闪耀着自信的光芒。
队列站成“2022”字样
和郝乐元一样,来自兴安盟的青格勒在训练场上一样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青格勒大学学得是示范教育专业,毕业后他没有像别的同学一样去当老师,而是选择报考了消防员。在训练期间,他时刻把“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这句话铭记心间,不断苦学本领。双杠臂屈伸做不好,每天加时训练;汉语说不好,每天晚睡1个小时埋头苦学;内务做不好,比别人早起2个小时反复练习。半年过去了,青格勒从稚气未脱到刚毅成熟,不间断地苦学技能、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坚持不懈地努力换来了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双杠臂屈伸
来自乌兰察布市27岁的温乐是新入职消防员中年龄最大,在报考消防员之前,他原本有一份稳定且让人羡慕的工作——达茂旗新能源风力发电厂的新能源运维工程师。2021年8月份正值消防员招录,温乐经过几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了电厂委派出国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入职消防员。“在电厂虽然拿着十几万的年薪,但是模式化的工作已经找不到奋斗的激情,我觉得毕竟还年轻,应该为梦想再去努力一次,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温乐说,现在的他每天和队员们一起训练、学习,你追我赶,还经常进行贴近实战的体能、技能对抗,拉动演练,感觉每天有使不完的劲,日子忙碌而充实。
一人三盘水袋连接
“造血工程”
新入职消防员培训工作是一项“造血工程”,事关内蒙古消防救援队伍的长远发展。“他们当中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社会青年,苦练技能,从不会到会,从不行到行,坚持不懈,从不退缩,训练场上流的每一滴汗水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自开训以来,首次摸底考核整体人员合格率为83.2%,优秀率为15.9%;百日考核整体人员合格率为91.5%,优秀率为27.6%;单科单项优秀率达到78.3%。”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一级督导员温志平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支队瞄准“全灾种”处置和“大应急”职能需要,听令而动,闻令而行,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形成了“主官带着班子练、机关带着基层练、干部带着队员练”的风气,不断提升队伍攻坚打赢能力。希望经过这样高强度专业化的训练,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对血与火的考验,每一个消防员都能够成为第一现场的急先锋,以铮铮铁骨诠释新时代消防员的使命担当。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张巧珍 见习记者 费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