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把“一朵雪花”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新华社记者

4月,冰雪消融。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相关工作团队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式浪漫”;如今,他们戴着一朵朵红花走出大会堂,在和煦暖风之中,步入北京的春光。

在满城芳菲之前,有“一朵雪花”最早带来了“春”的消息。2022年立春日起,国家体育场“鸟巢”里的四场开闭幕式,为世界带去了一抹温暖纯净,也在雪花徐徐缓缓的飞舞中,讲述了一个有关“天下一家”的中国故事。

而这个故事,还要从三年前说起。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正式成立了开闭幕式工作团队和导演团队。张艺谋再次成为总导演。2008年,他和他的团队曾在“鸟巢”为世界展开了一幅中国画卷。14年后,奥林匹克之火将在同一个地方再次燃烧,中国又将呈现给世界什么?

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在无数次推演试练中抽剥出了“一朵雪花”的故事。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自信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张艺谋说:“这一次我们要告诉大家,中国人跟所有人都一样,那么真诚,那么善良。没有一朵雪花是一样的,但是今天,它们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一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起向未来是人类世界的共同情感。”

创意有了,如何实现?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部长常宇说:“一台演出从一个艺术的想法,到具体的演出装置、舞台技术、道具服装的制作,地面视频影像的制作,音乐、灯光等等,最终联合呈现出完美的演出效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宏大浪漫背后,是无数繁琐细节。在开闭幕式时,国家体育场“鸟巢”这个巨型复杂空间里,有来自闭环内外的三四万人同时进行演出、仪式、贵宾接待、观演、服务等活动。如何避免疫情,如何规划交通动线,如何保障场馆设施、电力等各项工作?“这里面有各方工作团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也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统筹协调。”常宇说。

临近开幕式的那段日子,为了讲好“一朵雪花”的故事,“鸟巢”里晚上排练、白天开会的“连轴转”式工作状态,成了开闭幕式团队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

故事要讲好,也要让更多人看到、看懂。负责北京冬奥会电视转播协调和开闭幕式媒体工作的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媒体副主任高博说:“我们是全世界看冬奥的‘眼睛’,让全球媒体传播更加自信的中国形象,让全世界观众体验到大道至简的‘中国式浪漫’,这离不开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科技实力。”他的团队同导演组密切配合,牵头编制了4场仪式活动媒体指南,面向全球媒体详细阐释解读“中国式浪漫”。同时,为了最大程度精彩展现开闭幕式,他们还克服重重困难,采用了直升机、高空索道、轨道、5G等多种转播拍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这场盛会。

二十四节气倒数冬去春现;冲破坚冰黄河之水天上来;来自大山的童声与手手相传的国旗;纷飞的雪花聚合成微火之炬……空灵浪漫的艺术表达,传达了朴素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历届最高的收视率和全世界的赞叹。

圆融和合的意蕴,表达的是拥抱世界的自信开放,也是致敬人民的温暖回望。

张艺谋曾说:“在我一生的创作中,奥运会和冬奥会开闭幕式大大地重于电影。电影是从个人情感有感而发的,而奥运会不是,从做这件事情的第一秒开始,你就知道你后边是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你有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代表的不是个人,所以意义完全不同。”

“一朵雪花”的故事背后,是无数深知责任而无私奉献的幕后英雄。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这是北京冬奥精神,也是冬奥人面对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掷地有声的回应。(执笔记者:高萌;参与记者:姬烨、王璐、李欣莹、黄爱萍、赵雪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