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擦亮心镜更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伴随着一树春景、细雨落花,清明节悄然来临。有民俗学者说,清明天就是一面镜子,天上的人在擦,地上的人在擦,用泪水和着春雨把心镜擦得亮堂了,能够更好地看清景色和人生。

擦亮心镜景更美。《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当清明到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婀娜多姿的玉兰、如虹似雪的樱花、粉黛含羞的海棠,渐次盛开。踏青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偷得浮生半日闲,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或登高远眺,或畅游花海,或插柳品茶,涤荡肺腑,清爽无比。融进自然、亲近自然,我们更懂得绿水青山的宝贵,更懂得“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哲理,进而增添一份保护自然的责任。世间最美的风景,始终是“人”,人美了,人的心灵美了,大自然的景色会更美。

擦亮心镜情更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前后,民间有祭祖扫墓的风俗,人们在此时怀念祖先、感恩先人,体现着浓厚的人情味。宋代赵鼎《寒食》里“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的诗句,反映的就是清明里民间上坟祭祖的情形。同时祭祖又形成了家人团聚、家族聚会的民风民俗,成为加深家庭、家族成员情感联结的重要方式。以往祭祖扫墓,常伴有鸣鞭炮、烟火祭、焚纸钱等古老传统,如今因保护环境的需要,人们开始选择鲜花换火纸、丝带寄哀思、网上祭奠、植树怀人等更加文明的现代方式。祭祖方式虽然有变,但不变的是对祖先的感恩、对亲情的珍爱,意味着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生生不息,使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不断发展的文化动力。

擦亮心镜思更远。慎终追远,民归厚德。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清明节祭奠逝去的亲人是接受一种孝亲感恩的伦理熏陶;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清明节祭祀英雄烈士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文化锻造。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英名和事迹,却以故事的形式,留在了陵园展览室的册子里、墙报上,更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有人说,陵园是最能让人参透人生的地方,而烈士陵园“比国王的殿堂还要辉煌”。清明时节,缓步走进烈士陵园,从英烈们的故事里,我们品味到那些镌刻在党史军史中的理想、信念、牺牲、奉献,是那么具体、形象而厚重;我们感受到那些在血与火、生与死的锻造中凝练而成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至今弥足珍贵。纪念英烈、缅怀英烈,不单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了让民族的记忆与时代同行、与我们同在,让崇高的精神涤荡、温润我们的灵魂,从而让我们思更远、志更坚,把英烈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擦亮心镜步更稳。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前行。清明里,通过对先人和英烈的祭奠和追忆,让人们不自觉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个话题。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艰苦跋涉,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革命英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在对先人的怀念中,人们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轨迹;在对英烈的追思中,人们会深入思考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清明的意义,不仅是感受先人和英烈的崇高和伟大,更在于把缅怀追思的心迹化为勇毅前行的行动。诚如一位哲人所说:“缅怀是思念,也是照着去做。”从追思和缅怀中感知“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挣脱名缰利锁,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幸福,在继承与开拓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行稳致远。

人有志,家有源,国有史。于己,清明是情感的一个出口;于家,清明是绿叶对根的一种眷恋;于国,清明是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在对清明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悟中,我们当饮水思源,学会珍惜当下,不负大好春光,以既“清”且“明”的心态修身律己、传承坚守,满怀激情走好新征程,用更美好的明天来告慰祖先、告慰先烈。(■向贤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