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全媒+丨“鹤湖”复绿记

新华社记者汪延、姜刚、刘晓宇

阳春三月,候鸟纷飞。在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滩涂区域,成群结队的白头鹤、东方白鹳或在栖息觅食,或在振翅飞翔,场面蔚为壮观。随着气温回升、天气转暖,越冬候鸟纷纷集合“编队”,逐批开启北迁之旅。

“动真格就能见真效!现在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好了,每年来的候鸟也多了,这些年的努力值了。”看着即将北迁的候鸟,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赵放武感慨万千。

升金湖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西南部,属通江浅水型湖泊,水产、水禽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升金湖是中国主要鹤类越冬地之一。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焦士清说,世界上主要有15种鹤,中国有9种,升金湖就有4种。

2005年,赵放武大学毕业后来到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成为候鸟栖息地生态环境变化的“见证者”。

“刚到保护区工作时,生态环境总体上是很好的。然而,2007年以后,养殖业快速发展,千网林立,大量投放饲料,生态遭到破坏,越冬候鸟高峰期数量一度从约10万只锐减到约5万只。”赵放武说,2017年以来,各级政府指导开展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目前越冬候鸟高峰期数量约10万只,基本上恢复到2007年以前水平。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升金湖生态恢复的关键之举。

“我们遵照应保尽保原则,大力推进保护区整合优化工作,同时有序推进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焦士清告诉记者,他们对2017年以来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绿盾”及遥感监测反馈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追根溯源,共完成整改104个。“市县区共投入约5亿元,拆除围网75万米,安置专业渔民1331人。”

与此同时,池州市专门成立由市长任主任的升金湖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升金湖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池州市吸收50多名原专业渔民,组建了升金湖生态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湖区管护和绿色发展工作。

在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升金湖大桥上,记者见到了护湖员沈家运,他曾是一名专业渔民。“我家原来有4条船,其中1条住家船,3条生产船。当时这里的渔网密密麻麻,水质也不好。”沈家运回忆称,政府推行退捕政策后,他领到了安置补贴,告别了渔民的生活。

2018年,沈家运加入升金湖生态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护湖员。“我和同事们负责湖区的巡查巡护,有时晚上都要工作,看到非法捕捞和钓鱼等行为时,会及时上前制止。”

据升金湖生态保护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介绍,公司坚持日常管理与重点突击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压实12个保护点的巡护责任,持续加大管护力度,三年来共收缴地笼2700千克、丝网2800千克、鱼竿10360根、船只25艘。

记者了解到,池州市还加大圩口统管力度,累计完成圩口统管5.39万亩,发放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金3500万元,从源头上消除水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种植刺苦草、莲、荸荠等水生植物4000亩,为越冬候鸟提供了食源。

在升金湖生态环境恢复上,池州市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原则,取得看得见的效果。2017年前,升金湖水质一度恶化到劣V类,如今除候鸟越冬季外,水质稳定在Ⅱ类、Ⅲ类。

“下一步,我们立足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生态经济发展。”焦士清说,“一方面,推动高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高效能生态环境治理;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生态旅游+’路子,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带动湖区群众增收致富。”(汪延 姜刚 刘晓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