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开学了,看看我们长了哪些新本事!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冯媛媛

“你往前靠靠,别离‘雪容融’那么远。”

2月16日,晨光熹微。在山东济南舜耕小学的门口,一位老人正在给自己的小孙女照相。

这一天是新学期开始的日子。正月十五元宵的香甜,既是虎年春年的余味,也是新学期开学的前奏。“双减”之后的第一个寒假,倏忽而逝。回到久违校园里的“小豆丁”们,有了不一样的本事。

“我参加了滑雪夏令营,在雪上滑行的感觉真好。”舜耕小学五年级学生丁川洋高兴地说,她用五天的时间,就学会了正滑和倒滑,教练也夸她学得快、滑得好。与以往相比,这个假期,她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因为连寒假作业都变得有趣起来。

丁川洋说,自己的寒假作业刮起了浓浓的冬奥风:数学作业主题是“数说冬奥”,英语作业是了解冰雪运动的新单词,语文作业则是贯穿赛场内外的趣味阅读。“作业要求关注冬奥比赛,我看了开幕式和夺得首金的比赛。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是我的偶像。”

学会滑雪的并不只有丁川洋。山东济南育秀中学小学部四年级学生韩昀霏说,这个寒假,动手写的作业少了,动手做的作业多了。一多一少之间,自己有了更多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假期里,我去学了美术,可以帮妈妈做家务,还学会了双板滑雪。”

假期里长本事的不仅是小学生,还有他们的老师。“一个寒假,我近视可能加深了100度。”语文老师窦成华告诉记者,假期里,她一个人就剪出50多个视频作品。从最开始只会罗列静态图片,到后来片头字幕、抠图特效、背景音乐手到擒来,有着近30年教龄的窦成华把自己练成了制作短视频的能手。

去年,窦成华接手了一年级的新生。看着初入校园的娃娃们,她想从小就种下一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于是寒假里,她为48位学生推荐了多首古诗词,还在除夕、冬奥会开幕日、元宵节等节点,组织学生线上经典诵读活动。剪辑加工每一段诵读视频,让窦成华度过了一个忙碌而有意义的假期。

“‘双减’政策下,我们要在课堂中做到有减有加,减掉作业量、提高课堂质量。”育秀中学小学部教师王惠惠说,新学期,老师们会组织各种学科活动来激励学生主动拓展学习能力,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萧海川 冯媛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