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完全过去,各大城市间的角力开始白热化。

近日,一线城市罕见下场“抢人”。先是广州,大专学历即可落户花都、从化和增城,满足社保缴纳条件后可向越秀、海珠、荔湾、天河4个区市内迁移。上海在全面复工复产后,也迅速“入场”,针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51-10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不同程度放开落户限制。

近年来,抢人大战一直没有停歇,主力城市集中在二三线,一线城市甚少参与。那么,为何户口含金量很高的上海,也愿意放下身段,通过不断降低落户门槛来“抢人”了?“人才争夺战”持续升级有何信号意义?

“人才争夺战”持续升级

2022年6月,广州和上海先后放松落户政策,拉开一线城市抢人战场。

先是广州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实施方案》,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构差别化入户政策。学历条件由全日制本科降至全日制大专。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后,可向越秀、海珠、荔湾、天河4个区市内迁移。

紧随其后,上海发布《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提出加大世界名校留学人员引进力度。在符合留学人员落户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取消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职来本市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世界排名前50名、前100名院校,由相关主管部门参照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的排名进行认定,具体以落户申报系统内名单为准。

这是上海落户政策的又一次放宽。2021年,上海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2020年,上海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眼下,各地“抢人大战”如火如荼,除了上海,近期还有许多城市降低落户门槛,推出先落户后就业的新政,各大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又迎来新一波高潮。

2021年常住人口暴增120.12万人的武汉,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364.89万人,但武汉并不满足,继续祭出新招。

6月7日,武汉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年龄不满45周岁(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的高校毕业生凭毕业证书在市内落户,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

大连近期出台《大连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取消毕业生来连落户限制。50周岁以下博士、硕士研究生,45周岁以下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由落户地派出所办理落户。

为何纷纷“抢人”

京沪是中国户籍门槛最为森严的城市。为什么户口含金量很高的上海,也愿意放下身段,通过不断降低落户门槛来“抢人”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文猛表示,上海抢的不是人口,而是人才,是“精准抢才”。作为超大城市,上海的人口老龄化加重,而上海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巩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上海不断降低人才的落户门槛,也是为了让自身发展获得更多急需的人才,而非简单的劳动力。吸引匹配发展需求的人才,这对于城市提升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

冯文猛表示,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驱动力越来越注重创新,而推动创新,需要大量的人才。一方面,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进一步聚焦于知识、技能和创新,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变化,2012年开始劳动力总量和占比进入下降空间,劳动力减少,也让一些行业和人才的供给出现了不足。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各地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纷纷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或加码引才政策。

落户政策是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一部分,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户籍人口的增加属于利好消息。因此,人才落户政策的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市场的需求量,从而推动市场成交量的增长。随着上海和广州落户人数的提升,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有一定的心理提振作用。

整体来看,人才政策主要起到维稳房地产市场的作用,信心层面更甚于市场层面,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信心是恢复市场极为重要的一步。

专家:“重物轻人”发展观念发生转变

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支持高校毕业生落户,意味着传统的“重物轻人”的城市发展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

冯文猛表示,过去很多地方有一个弊端,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但对人才待遇和激励等软件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楼很漂亮,但里面工作的人薪酬水平和上升空间不高,流动性太大。

对一个城市来说,吸引人才落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真正把人才留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而如何留住人才,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冯文猛认为,除引才所实施的政策外,留住人才的关键是要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提高居住地的生活舒适度、丰富度和安全感,营造好硬环境和软环境,为这些人才干事创业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同时,还要为人才提供持续的成长空间,使得城市产业结构、人才上升的渠道、个人职业发展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连接,形成人才自身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双向提升的良性循环。

城市要有活力和竞争力,不只是有更多的大楼,而是让生活在当中的人,在制度保障和激励之下能充分发挥潜力,做自己擅长而且乐于做的事情,实现人才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