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商银行发布两则公告指出,其电商平台“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以及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将于6月30日24时停止。业内人士表示,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性回归,后续银行可通过深化客户需求、与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建设自身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银行暂停个人商城服务背后的原因多样,可能是个人商城业务经营未达到预期效果,没有对银行自身业绩增长带来较多助力,也可能是银行期望通过业务整合更加聚焦主业。

2012年,建设银行成立国内首家银行系电商平台善融商务,开启了银行系电商业务发展先河。之后,包括交通银行“交博汇”、农业银行“E商管家”、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工商银行“融e购”、光大银行“购精彩”等在内的银行系电商平台纷纷上线。电商平台一度是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重要赛道。然而如今,各个平台发展普遍不如人意。除工行外,民生银行也于4月15日发布了“关于中国民生银行民生商城系统下线”的公告,宣布“PC商城”于5月31日正式关闭。

此外,与当前互联网电商平台火力全开应对“6.18”大促形成鲜明对比,几乎未有银行系电商平台开展相关促销业务。“银行系电商平台投入很大,但成效不显,长久下来被砍或者被边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一位银行人士表示,其本质还是银行的短板——场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中心主任顾炜宇表示,金融与电商对组织能力和资源的要求很不同,传统基因的金融尚未能很好地实施“互联网+”,还在探索和进一步推进“金融科技”,电商作为典型的非金融互联网经济模式,银行既熟悉又陌生。

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看来,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性回归,“不做电商不意味着不和电商合作,银行可以以更开放的心态,将电商服务整合到客户需求或生活场景中,更充分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向家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