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城咀石城发掘区全景。 1号墩台。

后城咀石城防御图。


(相关资料图)

后城咀石城出土的陶、石骨器。

后城咀石城出土的玉器。

考古人员在挖掘现场。  

石城是一种防御、守护,也是社会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剩余生产生活资料促使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层的出现,出现大型石城、中小型石城及无石城墙的聚落遗址,属于早期部落联盟,方国出现前的社会力量。北方地区石城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夯土城、长江流域的堆土城等形成早期中国的城市建筑区域体系。

内蒙古中南部发现有三个石城集中区域,其中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址是迄今发现的内蒙古地区最大的史前时期城址,初现龙山时代的“古国”雏形。

黄河岸边的石城

后城咀石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后城咀村,地处黄土高原东北浑河北岸的一坡地上,占地约138万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备的瓮城、壕沟、城门、马面、瞭望台等防御体系。经专家考证,距今约4200~4500年(据最近C14测年结果),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址。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发源于山西省平鲁县的浑河是黄河支流,在杀虎口附近流入和林格尔县境内后,先自东向西流,然后又折向西南进入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址北距呼和浩特市城区约130公里。站在遗址南侧清晰可见浑河水自东向西流入黄河。

最早发现后城咀石城址的是曹建恩和他的团队。曹建恩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参加主持过20余项考古发掘工作,撰写了《内蒙古中南部石城址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岔文化初步研究》等报告,填补了内蒙古中南部商周考古的空白。

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的曹建恩刚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就加入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行列。文物考古研究所一行人在黄河沿岸普查时发现了后城咀石城址,当时对其文化属性、时代、结构布局尚未开展深入研究。

1990年,为配合丰准铁路建设,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次对后城咀石城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这个城址规模特别宏大,但当时发掘的面积比较小,不过确定了遗址的范围和年代。

2000年前后,国家文物局在原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引领下施行《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业、文化与环境》的项目,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参研主要单位,为配合课题实施,围绕浑河流域做了一次区域性科学调查,并发现了12座大小不等的石城址,其中后城咀石城址规模最大。

200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孙金松、党郁等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参加了“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项目。在曹建恩的带领下,七八个年轻大学生在清水河县的沟沟壑壑里爬山、下沟,坐小木船过黄河,穿越运煤铁路沿线隧道,风餐露宿,一年回不了几趟家,被笑作“有城市户口的农村人”。

从2004年开始,两年间考古研究所对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址进行了全面调查、测绘和航拍,并开展小范围的试掘。通过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了以龙山文化为主的房址、灰坑等遗迹,并在城址靠近浑河河岸处发现石质建筑遗存。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党郁介绍,目前发现的龙山时代石城基本集中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大体分布于大青山西段南麓、岱海、南流黄河东岸、南流黄河西岸四个区域。

黄河东岸地区的龙山时代石城主要分布于清水河县内,有后城咀、下塔等8座石城。所有石城均建于临河、临冲沟之处,充分利用天然屏障与人工建筑共同构成封闭式防御系统,这一区域内石城层级关系较为清晰,形成了以后城咀为中心石城,周围分布次中心及一般性石城的聚落层级体系。

多种文化交流交融

201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后城咀石城址进行无人机航测,通过对高清影像图、3D模拟图的分析研究,首次提出“内城、外城”兼备的认识,并对石城空间布局、防御设施分布和城门建筑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确定石城应是以永兴店文化为主,阿善三期、朱开沟文化为辅的文化构成属性。

考古人员最初都认为它是一个防御性的工事,充其量属于一个大型的普通的人类聚集地,但是通过比对陕西发现的石峁遗址这个重大考古发现,初步判定应为石峁古国都城之下的次一级中心石城。

石峁,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等名录。

“十三五”期间,后城咀石城址被列入“考古中国——河套地区史前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至2021年间连续对后城咀石城瓮城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少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基本厘清了壕沟、瓮城及城门的结构布局,掌握了石城城垣分布、空间结构、附属设施等考古学信息,辨明了后城咀石城址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址。

瓮城内发现有土坯式台基,其建筑特点与仰韶文化青台遗址、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后岗二期文化土坯特征相似;宽裆鬲、敛口瓮兼具有本地永兴店文化和老虎山文化陶器的特征,也有陕西石峁遗址、山西游邀遗址陶器的特征。

曾多次参与后城咀石城址考古发掘研究,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的孙金松告诉记者,壕沟内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猪下颌骨、玉铲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猪下颌骨、玉铲功用相同;台基出土的玉璧、玉刀与陕西石峁、山西陶寺、甘青齐家、中原地区二里头等文化关系密切,这些反映出礼制在华夏文明一体化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凝聚力。

孙金松表示,后城咀石城址的发掘对研究早期“国家”概念、河套地区龙山时代与中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通过后城咀石城址的发掘,应该说基本上完善了以石峁为都邑,以后城咀、白崖沟等为次中心,以下塔、碧村为一般城邑的石城多层体系。对于阐释河套地区以石城为代表的‘方国’文明的社会结构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孙金松说。

“考古中国”重要发现

2020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内蒙古后城咀石城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为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表示,内蒙古龙山时代石城作为河套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历经数十年的探索、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根植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厘清了龙山时代石城文化内涵和社会组织结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龙山时代石城在漫长而复杂的文化演变和早期中国形成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工作为明确内蒙古地区龙山石城区域划分、各区域特征及不同时期石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构建河套地区龙山石城的发展序列、研究河套地区龙山石城发展脉络、源流关系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目前调查及发掘所获资料来看,基本了解了岱海地区、大青山西段南麓地区、南流黄河东岸及西岸各地区石城的文化特征及区域类型学特征,并从中窥见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明确不同的石城在龙山时代社会变迁中所处的地位,填补了内蒙古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的空白。通过厘清内蒙古龙山石城的发展脉络、聚落形态演变,初步了解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以内蒙古龙山时代各石城的聚落层级关系、社会复杂化进程为切入点,分析内蒙古龙山时代社会聚落格局,明晰了以后城咀为中心石城,周围分布次中心及一般性石城的聚落层级体系,为研究河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国家框架的形成提供至关重要的考古资料。

曹建恩认为:“后城咀石城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对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证实中华文明延续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丰富中国文化‘满天星斗’区系特征,阐释黄河文化深厚内涵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武峰郭伟伟)(本版图片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