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新城区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内,木工坊、陶艺馆、国学馆一派繁忙景象。曙光学校的学生们三五成群,丈量尺寸、标注记号、切割木板、甩泥、拉坯、修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手工作品都已成型。说起这次户外学习,学生脸上难掩喜悦,好久没这么开心地玩过了,除了学到知识,还掌握了一些手工制作工艺。今年1月,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项目开始施工,6月初正式运营。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是将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与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有机结合,利用村内闲置院落打造的以国学、农耕、手工等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基地,是集文教结合、旅教结合的研学基地和营地教育的乡村文旅产业。

运营以来,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周边的中小学生,为孩子们提供了快乐的研学之旅。目前,已累计接待2000多名学生,实现旅游收入近20万元,为甲兰板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据了解,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建有陶艺馆、国学馆、木工坊、中医文化展厅、红色教育区域地名等5座多功能实践厅,总面积1775.65平米,还修建(整合)了村史馆、研学实践工坊、就餐食堂、研学农耕实践园,引导在校学生体验田园生活、了解农耕文明,真正做到劳动实践与文化实践相结合。

旅游研学基地的落成,为甲兰板村带来了大量人流,从前冷清的乡村热闹了起来,研学之旅俨然成为甲兰板村乡村产业振兴农旅融合的“新干线”。位于甲兰板村西、背靠大学城的小马甲兰农场,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旅游研学实践基地。它占地450亩,是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理想基地。小马甲兰农场在种植方式上采用自然农业技术,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遵循种养殖结合的原则,重视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知识的传承。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营理念,倡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并希望重建乡村和城市社区和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

“研学基地是村集体和村民以入股形式开展的一种合作模式,以公司化运作,打造了一个以国学、手工和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为主的综合体验基地。该研学基地的建设初衷是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习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基地和平台,让孩子们了解农作物是怎么生长的。以及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手工、陶艺,是怎么生产怎么制作的。”甲兰板村党总支书记韩文君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研学游”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词。如今,甲兰板村富有特色的研学基地不仅吸引了大量人流,还带动了甲兰板村其他旅游资源发展,推动了乡村发展的新格局。据了解,甲兰板村还计划依托村内300多年历史的古庙、古戏台,全力打造具有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的马头琴小镇。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村风情特点,建设与本地风貌、人文民俗、村庄环境景观相协调的民宿房屋。同时,继续建设好村南千亩采摘园和村北千亩丁香园,有效盘活村闲置土地资源,为下一步乡村旅游发展奠定环境基础。

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因研学旅行激发出新活力,“研学+乡村”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也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关注乡村”“学在乡村”也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共识。甲兰板村旅游研学基地的建成,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经济壮大。不久以后,甲兰板村研学基地将与奎素生盖营研学基地、蒙草研学基地共同形成研学基(营)地集群,从而激发全域资源活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史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