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穿越严寒,这条高铁有哪些“抗冻”“黑科技”?
12月6日,中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线运营在严寒地区的高铁,它有哪些“黑科技”?
牡佳高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连接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全长372公里,包括173座桥梁、34座隧道。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牡佳高铁项目总工程师牛永平介绍,牡佳高铁是中国目前最“抗冻”的高铁,建设者全面总结了之前高纬度严寒地区高速铁路防寒的设计建造经验,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
如何确保混凝土供应不受低温影响?以牡佳高铁跨鹤大公路特大桥为例,这座桥梁位于牡丹江市阳明区,全长1033.72米。中铁四局牡佳客专一标段项目部针对东北地区冬季严寒的特点,在桥梁建设之初对混凝土拌和站集料仓实施全封闭建设,还设置了地暖和温度监控系统,保证室外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时,混凝土能够正常供应。
牡佳高铁沿线冬夏温差达数十摄氏度,如何克服路基变形?建设者在路基冻结深度范围内填筑非冻胀性填料,在路基坡脚两侧设置“保温层”,对路基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又有效防止了冻胀变形。
高铁运行不仅需要坚固的路基,列车是否能够抵御严寒也至关重要。为防止雨雪冰冻对列车器件的影响,铁路部门对动车组进行了十几项防寒改造。
12月6日,牡佳高铁列车在行驶中。(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严寒地区高铁行驶时会有大量冰雪卷入车轮,通过长时间实验,铁路部门把两侧裙板从流线型变为直角型,减少了积冰雪量;为防止冰雪进入刹车制动片之间影响刹车,技术人员把摩擦块之间的间隙放大,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冰块可以不夹杂在间隙中;为防止低温造成车门无法开启,设计人员在旅客上下车门的门板内侧设置了集水槽,防止冷凝水流入下导轨造成冻结影响车门开启。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还研制了针对动车转向部位的自动融冰除雪设备,这套设备改变了过去数百人用木杆等传统工具清雪的方法,新设备采用低压温水喷扫,大大提高了清冰雪作业效率。
12月6日,乘客在牡丹江站准备登上牡佳高铁列车。(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动车在风雪中运行对外界环境敏感,一旦温度、风力等数值不利于高速行驶,列车便会自动降速,这依靠的是自然灾害及异物监测系统。沿线部署的多个监测站,安装有传感器,用通风口、红外线扫描判断风速、积雪厚度等。风速或者轨道积雪量超过一定数值,动车便会降速。此外,道岔融雪装置采用电加热方式和自动感温、自动控制技术,快速融化、烘干积雪,保证道岔转换自如。
从2012年连接哈尔滨、大连两地的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到2015年、2018年,连接哈尔滨与齐齐哈尔、哈尔滨与牡丹江的哈齐、哈牡两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中国严寒地区高铁建造、运营技术不断完善。(王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