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扬委员:加强冬奥会冬残奥会成果转化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4日在京开幕,这一天也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的日子。
在中国奉献了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后,冬残奥会开幕,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会首金获得者杨扬建议,加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果转化,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无障碍建设。巩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发展成果,持续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冬奥会首金获得者杨扬。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报名人数超过百万。服务北京冬奥会的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中,35岁以下青年占到94%,另有20万余人次参与城市志愿服务。
杨扬认为,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用自信和笑容,向世界展现出亮丽的中国名片,为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了志愿力量,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为推动冬奥志愿服务成果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杨扬从五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持续激发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有关部门加强冬奥会志愿者先进典型选树,面向国内外讲好中国冬奥志愿者的故事,感染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二是持续推动赛会志愿服务专业化制度化。一方面推进专业志愿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吸引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并积极将赛会志愿服务专业性制度性成果转化应用到各领域志愿服务中;另一方面着力推动冬奥城市志愿服务向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转化,把凝聚起来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资源等向城乡社区下沉,实现城市志愿服务招募培训、工作机制、保障激励等成果的有效转化。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向志愿者致谢环节。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三是持续关注和促进青年志愿者的成长。有关部门和高校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立德树人重要作用,推动高校将志愿服务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学分体系,健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四是持续推动职业运动员参与志愿服务。杨扬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为职业运动员参与志愿服务搭建平台,加强职业运动员志愿者队伍建设,设计开发可复制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对职业运动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激励,进一步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五是持续拓展志愿服务国际交流。杨扬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海外志愿服务项目提质扩容,加大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等派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力度,为拓展志愿服务国际交流提供有力保障。
促进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无障碍建设
2018年9月7日,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残联、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联合印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从信息无障碍、城市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交通、社会环境与服务无障碍、无障碍培训等内容提出原则要求和详细参数。
杨扬表示,无障碍建设作为冬残奥会的基础配套,体现了中国无障碍建设的最高标准和水平,更是宝贵的奥运遗产之一,值得大力面向全社会推广和普及。建设无障碍设施,提供便利生活方式,是社会发展所需,需要尽早规划与实施。
2月25日,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工作人员在展示场馆内的无障碍设施。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她建议,借鉴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提升与完善我国公共设施与服务的相关标准,并将无障碍设施与服务标准纳入公共设施建设的标准;以残障人士等需求群体为中心,并在设计和建设全过程中保证使用群体的全面参与,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借助冬残奥会上残疾人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提升大众对于无障碍建设的意识和关注;关注无障碍设施的长期维护和可持续利用;借助无障碍建设遗产,促进残障人士参与体育运动,推动残障人士无障碍运动环境建设。
持续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
中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目前全国奥林匹克和残奥教育示范学校达到835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达到2062所。杨扬建议多措并举,巩固并扩大冬奥会取得的成果,持续推动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2月24日,在冰雪运动体育课上,孩子们练习双板滑雪。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一是确保现有青少年冰雪运动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和长期性,出台持续推动的新政策。二是持续推动各级学校冰雪运动社团建设,出台鼓励性政策,探索包括学校、家长、俱乐部等多方投入参与的可持续校园冰雪社团建设模式,持续推动打造冰雪运动特色校。三是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冰雪运动联赛体系,为参与冰雪运动青少年提供持续参与渠道和平台。四是完善和发展各级冰雪运动协会体系,培养冰雪运动教练人才,完善行业标准,保障冰雪运动健康有序发展。五是借助数字化工具,持续打造适合青少年群体的冰雪运动文化,开发适合学生群体的线上冬奥文化产品和体验性活动,从“体育育人”层面定位冰雪运动的教育本质,将冰雪运动的教育价值融入学校教育理念。
(苏斌 丁文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