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旧小区公共空间展新颜 来看“双奥之城”的社区新气象

干净整洁的多功能活动室里,前来体验毛笔写“福”字、雕版印刷等传统文化技艺的居民络绎不绝;隔壁的舞蹈室里,社区舞蹈队的成员们正随着歌曲《一起向未来》的动感节拍翩翩起舞。优美的环境和无处不在的生活气息让人难以想象,一年多以前,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大安澜营社区厂甸11号院里的这块区域,还是一片凌乱的自行车棚。

来自20家中外媒体的35名记者13日走进始建于1985年的厂甸11号院,近距离感受老旧小区的“华丽变身”。这是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的一部分。

北京社区居民在多功能活动室里体验传统文化技艺。新华社记者吴子钰摄

采访当天,北京大雪纷飞,但11号院里却处处洋溢着节日氛围。在元宵节前夕,11号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公共活动室里,非遗传承人们摆开“小集”,热情邀请居民们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非遗文化;室外的廊架下,“庆元宵猜灯谜”活动将冬奥文化知识融入灯谜,在吸引居民参与的同时,也引得不少记者驻足停留。而在整齐摆放着运动器材的社区运动场上,小朋友们带着玩具铲子和小桶,正享受着雪地嬉戏的乐趣。

“公共活动空间各个部分的服务定位,都是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后,根据居民需求最终敲定的。”大安澜营社区党委书记李耕告诉记者。据他介绍,11号院内的公共空间囊括了包括便民餐厅、阅览室、舞蹈室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各式各样的便民服务。

2019年底,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及北京建筑大学,发起了“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

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厂甸11号院公共空间外景。新华社记者吴子钰摄

作为首批8个改造项目试点之一,厂甸11号院于2021年6月21日完成了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便民服务正式“上线”。经过全新设计打造的公共空间,新增室内活动面积313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约2000平方米,为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提供了更多空间。

公共空间的蜕变,给居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11号院的老住户张长平对此感触颇深:“以前这一片就是自行车棚,又黑又乱,现在经过改造,看着就舒服多了。”她告诉记者,在敲定改造方案时,社区将候选方案在社区里公示、由居民打分,最终在综合考虑居民意愿和资金状况后作出决定。

“现在,小孙子如果需要找个安静的环境读书、写作业,我就带他去社区阅览室。家里80多岁的老人腿脚不方便,楼下就是便民餐厅,干净卫生、饭菜价格也便宜。”张长平还说,社区在改造原有的自行车棚后,依然照顾到居民停放自行车、电动车的需求新设了停车位。

目前,厂甸11号院所属的街道和社区仍在评估公共空间的使用效果,以期在将来进一步依照居民需求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吴子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