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拥抱大健康产业蓝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健康消费的需求日趋增强,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所谓大健康,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健康。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
因此,大健康产业应涵盖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生产和服务领域,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健康产业已经吸引资本纷纷抢滩入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大健康领域融资总金额超119.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200%。截至2021年9月,中国共有52家医疗健康企业登上“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企业发展模式也逐渐演化为产业驱动型、开发驱动型、平台驱动型几大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预测,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还存在产业链环节分散、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足、企业规模较小、运营模式亟须创新等特点,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加上市场秩序不规范,标准和信息滞后,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进一步撬动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优化发展思路,充分开发市场潜力,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下一步,我们要借助新技术、新经济等现代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扩大生态和健康等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有效匹配。
此外,还要进一步探索如何使产业发展从过去的分散、粗放状态转变为更加有序、均衡,推动行业竞争态势由“资源竞争”加速向“创新竞争”转变,推动资源投放由“优化配置”加速向“提质增效”转变。比如,完善大健康产业法规和标准,严格监控市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等,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