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全媒+丨郑州200万辆黄牌超标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随着三年过渡期即将于12月31日到期,郑州200万辆黄牌超标电动自行车将被禁止上路。近日,“超标电动自行车即将禁行”引发郑州市民热议,市民理解治理超标车、保障交通安全的初衷,但三年过渡期间,电动自行车的销售行情和车主习惯没有明显改变,这些超标电动自行车如何有序退出?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面临“禁行令” 未解“退出难”
数据显示,郑州挂牌的电动自行车共有约360万辆,其中挂黄牌的超标电动自行车约200万辆。
根据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整车质量超过55公斤、时速超过25公里、蓄电池电压超过48伏的,都算超标车。
2018年6月,郑州有关部门在“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发布会”上表示,超标车过渡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满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
当年10月,郑州全市电动自行车开始免费登记上牌,超标车上“黄牌”,达标车上“绿牌”。
时至今年11月,三年过渡期将满,“黄牌车”即将被禁止上路。但是,记者走访发现,一方面,三年过渡期并未改变部分市民的选车、骑行习惯,也并未禁绝商户的宣传、销售行为,乃至不少车主、商家对“禁行令”表示不解和不满。
另一方面,郑州市为推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提出开展有桩共享助力车试点区域建设和回收黄牌电动自行车工作,目前也尚未有明显成效。
11月14日,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回应市民关切称,已向郑州市政府建议适当延长过渡期,尽快研究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则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指导企业做好以旧换新、折价回购等工作。
需求依旧旺盛 禁行落实较难
记者在郑州市区走访发现,不仅路上跑的多是“黄牌车”,店里卖的也仍有不少超标车,甚至部分商家专门打出“巨能跑”“长续航”“速度快”等宣传语吸引消费者。
据了解,部分车主青睐“黄牌车”的原因是续航能力强、速度相对快,而换新车成本高。“开机动车容易堵,而且停车难,电动车方便快捷。”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坚持骑“黄牌车”是因为其续航能力强,能覆盖上下班路程,而且车身大,捎带东西方便。
“要是都换‘绿牌车’,外卖行业很难干了。”一位外卖小哥说,“绿牌车”续航能力太差,频繁换电充电,影响接送订单,“中午忙起来,订单肯定超时。”此外,换新车的费用在3000元左右,对快递小哥、装修工人等群体来说,有较大压力。
尽管《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不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进口,但记者在黄河路采访发现,一些电动自行车店铺仍在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一位店主称:“达标车限速25km/h,速度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还得频繁充电,不少人不愿意骑。”
记者了解到,除了一些店铺在过渡期内仍然销售超标车外,即便是知名品牌的达标车,商家也称可以解除限速,甚至有商家直言可以加装电池增加续航。
还有部分车主、商家质疑,有时看到同一款车,有的上“绿牌”,有的上“黄牌”,还能看到有的车不上牌,如果车牌还没有严格管理,就要对“黄牌车”禁行,不太合理。
目前,郑州市相关部门对“黄牌车”如何退出问题未作详细回应。
禁行更应禁产销 治车更应“治人”
据了解,郑州禁止超标车上路的初衷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超标电动自行车因其速度快、车身重,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致伤风险高。多位受访者对治理超标车的初衷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认为,保障交通安全,不仅在于治车,更在于“治人”,管理超标乱象,禁上路更应禁产销。
记者在黄河路与经八路交叉口观察发现,多数电动自行车车主未按相关规定佩戴头盔,甚至多次出现逆行、闯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还有一些商户、车主心存侥幸,认为整治只是“一阵风”。“今年夏天,郑州严查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违规行为,当时我一天卖30多个头盔,都卖断货了,可现在街上有几个人戴头盔?”一位店铺老板说。
多位受访者认为,疏堵结合、人车共治、产销同查是解决超标电动自行车退出难的治本之策。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针对超标电动自行车退出问题,一方面不要一拖再拖、方案难产,要尽快出台以旧换新、回收拆解、有偿回收等保障措施,减少车主损失,降低处置困难。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从供需两端治理超标车泛滥难题,并加大对篡改电池种类、擅自加装电池、自行解除限速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此外,针对快递、外卖等特殊行业,除了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管外,各平台、企业也应主动引导员工遵守“新国标”要求。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的顾虑,优化调整平台算法,为骑手创造良性工作环境,让骑手安全骑行、安心工作。(冯大鹏 韩朝阳 杨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