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宝力格嘎查,返乡创业青年乌音嘎在直播带货中。 记者 金泉 摄  

夏日的锡林郭勒草原,绿得无边无际,远远望去,云影掠过之处,草色挪移,牛羊点缀其间,一片惬意悠闲。时间仿佛从未改变这里,但当你深入其间就会发现,这片草原上的人们的生活早已发生巨变。


(相关资料图)

“我煮的手把肉已经熟啦,我们这里的羊夏天在草原上可以吃到各种优质牧草,所以肉质既美味,又营养!”7月22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宝力格嘎查的乌音嘎,在自家门口煮起了手把肉,距离炉子不远处,放着一个三脚架,一台小相机,乌音嘎边往炉子里添牛粪,边对着镜头讲解。

2018年,刚从大学毕业的乌音嘎选择回到家乡做自媒体,从发布第一期视频到现在的四年时间里,她累计拍摄了1600多部视频,用镜头记录着原生态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收获全网近200万的粉丝支持,带动地方特产销售收入达800多万元,2021年还获得了锡林郭勒盟首届网红大赛直播带货铜奖。

“我们卖得最好的就是当地的牛肉干,做自媒体既能帮助家乡产业发展,又能在家门口做自己喜欢的职业,我挺开心的。”27岁的乌音嘎说。

在乌音嘎家40公里外的脑干哈达嘎查,返乡创业做草原民宿的青年伊柠正忙得团团转,自6月中旬进入草原旅游旺季以来,她的民宿已经接待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游客1600多人。伊柠晚上在线上做运营,白天既做老板、又做接待,甚至还要“客串”修理工。

“到了夏天,嘎查里的牧民要上山走场,房子就空了出来,我整合了嘎查里的闲置房源,开了这家民宿。2018年刚从上海回来做民宿,家里人不同意,觉得年轻人回到嘎查没出息,结果民宿越干越好,现在家里人成了我事业的坚实后盾!”这位生活在草原上的满族姑娘高兴地说。

除了创办民宿,伊柠还联合嘎查的乡亲一起创办了旅游专业合作社,为游客提供餐饮及各种民族特色体验服务。合作的牧户梁秀梅以前是嘎查里的贫困户,加入民宿后,一年除了闲置房源有2-3万元的收入,她的儿子还负责给游客烤全羊,旅游旺季3个月下来,就能收入5万元左右,她家也顺利摘了贫困帽。

像伊柠家这样的民宿,在浩勒图高勒镇就有13家。13家民宿各有特色,家家不同。阿拉腾巴特尔家主打“牧驼人家”,家中除了80余峰骆驼,还养了牛、马、羊,年纯收入达40万元。他们家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骆驼外,就是在草原上拔地而起的二层现代“小别墅”。“小别墅”由轻钢组建而成,夏凉冬暖,节能环保,平时主人家自己住,旺季时就成了民宿。从一楼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客厅,左手边墙上挂着超薄的85寸大电视,电视对面放了新式皮沙发,沙发旁还有立式大摆钟,头顶上是极具现代感的灯饰……如果不是窗外的草原美景,你会以为自己身在城市里的哪个高档小区。

“我出生在蒙古包里,后来家里先后换了土房、砖房,如今搬进了楼房,生活质量和城里人一样。是党的政策好,让我们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阿拉腾巴特尔说。

草原上路通了,电来了,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文化旅游成了小镇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新动力。这个以畜牧业为主,旅游业和工业经济为辅的草原小镇,如今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7575元。

“根据生态畜牧业和休闲文化旅游优势特色,打造全国美丽小镇,是我们最新的发展定位。”浩勒图高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龙说。

牧民新生活,离不开草原好生态。“你看现在草原上漫山遍野的花儿,我们牧民都不会去采,现在大家保护生态的意识非常高,为了保护草原生态,我们镇上的家庭牧场都在持续调整养殖结构。”王龙告诉记者。

朝鲁门格日乐是巴彦宝拉格嘎查家庭牧场户,他将自己的1000多只羊减到了350只,2012年开始,朝鲁门格日乐在加强棚圈、暖棚、草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草场,选育改良牛养殖,进行牲畜饲养标准化示范创建,达到了现代化示范家庭牧场的标准。

“现在家里有180多头牛,因为通了生产用电,牧场里添加了草料机、撒料机、恒温饮水一体机等现代化设备,大大节省了人力。现在我们正在着手改建智慧牧场,期望不久后真正实现牧场‘无人化’管理。”朝鲁门格日乐说。

浩勒图高勒镇只是草原新生活的样本之一,深入这里你会发现,草原正处处涌动着新活力,焕发着新面貌,生活在这片绿色大地上的人们,正在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新生活!(记者高慧金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