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 艳

12月20日,北京移动透露,正处于中期验收阶段的“5G+航油加注特种车辆改造和调度算法的自动驾驶创新实践”项目预计明年落地。届时,航油加注行业的传统作业模式有望获得根本性改变。

加油员日均驾驶行程50多公里,搬运托举累计超过1000公斤;调度员分析研判的任务因素高达50余项,日均调度航班百余架。

作为民航保障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航油供应关乎国内外民航企业发展的根基,随着航空业蓬勃发展,航空加油保障工作日益繁重。但是,在民航实际应用中,航油加注仍然依靠人工在地面完成,为飞机“空中加油”,通常只出现在空演或阅兵中。这种肩扛手抬、高度依赖人工的作业模式导致了全球航油加注业“岁数大干不动,年轻人不愿干”的用工困局普遍存在。

将从业人员从常年高强度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并有效解决机场现有网络条件落后,航油加注面临车辆定位不准、统一调度系统庞大且复杂等难题已成为全行业诉求。但是,从装备升级看,全球航空器加油机器人和协作装置的研制工作尚未起步,机场特种保障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也还只处于论证阶段,如何破局?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中,由北京移动与中国航油联合科研攻关的“5G+航油加注特种车辆改造和调度算法的自动驾驶创新实践”项目斩获全国二等奖、北京区域赛一等奖和智慧能源赛道三等奖。

“该项目构建了全球首张模拟机场运行环境的5G专用网络、打造了全球首套5G+车载智能航油加注辅助装置、改装了全球首台5G+自动驾驶航油加注特种车辆、研发了国内首套5G+航油加注特种车辆调度系统。”北京移动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这套对航油加注作业模式的升级中,项目组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比如,5G与北斗定位技术结合,有效解决了航空器遮蔽产生的覆盖盲区,实现了航油车自动驾驶厘米级的定位精度。AI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加持,便于辅助加油装置精准定位地井盖和飞机加油口。

“项目实施后,航油加油特种车将由人工驾驶模式转为自动驾驶,并为未来多车种协同奠定基础;辅助加油装置的应用,将让搬运地井盖、托举加油接头等重体力劳动一键自动完成;智能化调度系统,将改变依赖人脑进行多因素分析的调度模式,实现智能化多任务派单。”北京移动项目负责人说,“由此,加油员日均劳动强度下降两个等级,车辆驾驶强度降低80%,安全系数提升20%;加油作业效率提升50%,车辆及用工成本降低30%;智能派单效率提升30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