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价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大涨,这种情况在A股当中并不罕见,此时上市公司大股东急着套现走人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上市公司很少有真正的“慈善家”,从利益上考虑,选择趁高套现不论从实务还是从动机上,都是非常正常的选择。不过,对于今天的主角大港股份(002077)来说,虽然也是大股东趁着股价大涨套现,但这次套现动作,不论时机还是动因上都透着邪门。


【资料图】

根据公开数据,12月15日大港股份有一笔1.22亿元的大宗成交,成交价为每股23.02元,较前收盘价溢价9.99%。从买卖双方席位来看,二者都是普通的券商营业部,其中买方归属中信建投(601066),卖方归属华泰证券,但是双边席位都没有已知的游资驻守,这意味着买卖双方大概率是普通成交。

值得关注的是,溢价率9.99%实质上就是涨停价成交,单从这一点来看,就已经有不普通的因素出现了。

一般来说,大宗交易最多只会披露到买卖双方所涉及的席位名称,但这次则不然,因为卖方正好涉及信披义务。根据大港股份12月16日的公告,卖方正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江苏瀚瑞,不过该股东对套现1.22亿元的原因和用途,只用了“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八个字来形容,未免太过敷衍。

就常理而言,控股股东售股套现,不论其表面公布的信息为何,实际动机大多可以归结为正面和负面两大方向。往正面想是可能将资金灌注进上市公司体系帮助发展,但如果往负面想,那就是标准的“套现跑路”剧本了。

虽然这次江苏瀚瑞并没有明确套现的原因,也没有明确套现资金的可能用途,但考虑到涨停价成交,而且1.22亿元的套现正好发生在股价大涨之际,后者的可能性还是不小。

当然,如果将统计周期拉长可以发现,大港股份这次控股股东套现,不仅是发生在短期大涨之际,其套现时点,几乎也是股价的年内高点附近。根据统计,大港股份虽然上半年表现平平,但进入下半年之后便开始突然启动,年内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50%,远远跑赢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的同期表现。

长江商报在报道时便指出,大港股份4月27日至7月11日就出现过一轮上涨,区间涨幅超过六成,当时就曾有外部消息指公司涉及“锂电池,固废处理,环保概念”,但公司已在7月4日晚间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指出,现有主业不涉及锂电池概念,参股的力信(江苏)能源科技目前还处于破产重整阶段,而且公司仅持股5%。就算是有涉及到环保方面,控股子公司镇江新区固废处置股份有限公司(大港股份持股70%)2021年度对大港股份的净利润贡献率也只有8.76%,这一比率实在说不上高。

那么,究竟是谁在无视异常波动公告助推上涨?根据对下半年(7月1日~12月15日)以来所有出现在大港股份龙虎榜当中的席位数据进行统计,在计算机构专用席位后,共有87个席位年内曾经上榜。

在净买入累计超过4000万元的席位当中,除了排名第二的机构专用席位之外,中信上海溧阳路、华鑫上海宛平南路、还有散户较为集中的东财旗下席位都有上榜,其中炒股养家的净买入金额更是超过1亿元。

单以华鑫上海宛平南路为例,从该席位最后一次出现在龙虎榜上的11月11日收盘起算,大港股份目前累计涨幅超过8%,这还是在不考虑中途波动下的涨幅。考虑到这一点之后,前文中“无视异常波动公告助推上涨”的疑问,相信投资者心中已有答案。

(7月1日以来累计净买入超过4000万元的龙虎榜席位)

事实上,这些主力资金在助推股价上涨时,其胆大的程度绝不只面对异动公告还要硬上这么简单,因为他们在冲进去的时候,甚至忽略了公司已经存在的财务问题,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首先从公司的利润开始。根据历年利润数据,在2013~2022的10年(2022年为前三季度累计数据,下同)当中,大港股份虽然盈利的年份居多,但盈利水平完全是差强人意,盈利大多维持在不足1亿元,最多时也不超过2亿元。

另一方面,公司2018和2019年的业绩倒是颇为“出众”——不过是倒着的。

如此利润水平,和市场热传的“锂电池,固废处理,环保”这三大概念似乎并不相称,尤其是在锂电池热到发烫的情况下。

在利润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公司债务难免受到影响。根据统计,同样是2013~2022年的10年当中,在将货币资金扣除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账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之后,大港股份的货币资金年年都是有亏空存在的。但与利润形成对比的是,公司货币资金亏空的幅度越来越低。如此状况,恐怕很难用经营方面的原因来解释。

(根据财务数据整理)

总而言之,大港股份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游资青睐,甚至是在不顾基本面疲弱,财务不稳的现实状况下还要挤进去,说到底还是在于投资者对热门概念股的惯性。不过“成也概念,败也概念”,在缺乏实质性经营业绩的支撑下,这样的概念炒作,真的能有意向中的持续性吗?这个问题主力是不关心的,高管也未必关心,但普通投资者却不得不关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投资回报。

当然,不论普通投资者最后能否“全身而退”,有一点可以肯定,盲目跟随主力资金炒作概念股,其风险无疑大于收益,最终甚至可能得不偿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