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赵立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报告还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引领作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树牢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这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准确把握降碳和保供的关系,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农业发展由单纯重视产量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形成“脱碳降碳—减排减污—扩绿增汇—持续增长”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创新绿色低碳技术,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全产业链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开展以水土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退化和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农业投入品减量、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等为重点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聚焦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技术模式推广应用,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巩固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提升重大成果产出能力和科技核心竞争力。

三是构建监测评价体系,支撑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指标、关键参数、核算方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信息化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布设稻田、农用地、养殖场等监测点位,推动构建科学布局、分级负责的产地环境、农田氮磷流失、农业减排固碳等监测评价体系,开展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农田、渔业固碳,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定位监测和调查,系统开展数据比对与分析评估,形成常态化监测。探索构建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展动态监测评估,发挥指标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