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透视未来战场电磁空间争夺

●电磁空间是实施有效控制不可或缺的作战环境。当前,电磁空间与计算机、处理器、控制器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网络空间,并与陆、海、空、天等地理空间相互交融,全域渗透,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体系运转和作战效能释放的支撑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电磁空间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弱化,反而不断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战争中电磁空间打不了,联合作战就不能打;电磁空间打不好,联合作战就不好打;电磁空间打不赢,联合作战就难打赢。

电磁空间是未来体系作战的重要支撑。电磁空间的出现较网络空间要早得多,网络空间的形成与有效运转离不开电磁空间的支撑,如果没有电磁空间的支撑,即便是通过有线连接而形成局域化的网络,其运转效率也将大打折扣。超视距攻击、非接触打击、无人化猎杀等新作战方式方法使人眼花缭乱。在这背后电磁空间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发挥着作用,哪一个环节也离不开对电磁空间的利用。可以想象,任何环节失去了电磁空间的支撑,其作战方式方法是否还能成立,将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显然,在武器装备大发展的浪潮背后,电磁空间作战和运用能力依然是武器装备性能提升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

电磁优势是战场综合制权的先决条件。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战场综合制权,正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未来联合作战中,战场各类信息获取、传输的重要渠道就是电磁空间,陆、海、空、天的作战系统和平台效能发挥依赖电磁空间的有效利用,如果失去了与敌在电磁空间争夺优势的能力,那么战场综合制权就是水中花、镜中月,无从谈起。从夺取制信息权的角度看,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在电磁空间与敌争夺电磁优势,最大限度地破坏敌方信息获取、传输,同时保持己方信息传输的顺畅;从夺取陆、海、空、天各分域制权的角度看,只有先期通过电磁空间作战大幅削弱其对各作战域的赋能作用,才能为己方夺取分域制权创造有利条件。只有夺取电磁空间的优势地位,其他作战域力量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掌控战场胜势。

电磁割裂是破敌作战体系的必要手段。未来联合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电磁空间作为军事信息系统有效运转的依托,是将敌陆、海、空、天、网络等各作战域力量凝结为一体的“拱顶石”,是敌全域联合作战的“支撑板”。如果能够从电磁空间对敌侦察感知、指挥控制、行动协同、信息传输等重要系统和关键链路实施攻击,就可以瓦解敌方各类信息功能系统的支撑作用,切断敌全域联合作战和多域协同的信息纽带,打破其力量融合、功能拼合的优势态势,使其全域联合作战体系分崩离析,武器平台电磁系统降能失效,改变局部区域敌对双方优劣关系,使己方联合作战在即时优势窗口内迅速达成作战目的。

电磁协同是多域精确释能的有力保证。未来联合作战强调综合运用各军兵种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网络、电磁各维空间,对敌实施多域精确聚能、多域精准打击。电磁空间独特的自然属性,使其与陆、海、空、天、网络等空间紧密铰合,分布于各作战空间的火力平台在与敌实施激烈交锋的同时,还要在电磁空间内与敌展开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等激烈博弈。如果电磁空间作战不利,“多域精确释能”不是精不精确的问题,而是无法释能的问题。这就要求不能用以往“点对点”“面对面”的视角看待电磁空间作战行动,而是要用独立作战空间、独立作战域的大视角加以对待。要将所有在电磁空间作战和利用电磁空间作战的力量进行电磁协同,将电磁频谱管控力量纳入电磁空间作战范畴之内,形成“侦、攻、防、控”全域覆盖的电磁空间作战体系,保证对敌实施多域精确释能。

电磁杀伤是实现战场毁伤的便捷路径。在以电子对抗为主要手段的电磁空间作战中,电子进攻的被动性较强、持久性不够、毁伤力不足一直为人所诟病,认为电磁空间作战不能单独达成作战目的。但是,随着高功率微波等定向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武器化运用,电子对抗在主动性、持久性和硬摧毁能力上将有质的变化,电子对抗将真正实现软硬结合的杀伤能力,传统电磁战场的制胜机理将被颠覆。电磁空间作战将比其他空间作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控性和高效费比。面对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对手,根据作战的需要,以电磁空间为主要战场进行一场电磁毁瘫战将成为现实。

电磁威慑是解除敌人武装的重要方式。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一直是战争的不二法则。在未来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中,“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这一战争法则的内涵会不断拓展。“消灭敌人”并不只意味着一定要通过大面积杀伤,造成敌方人员和装备的毁伤,而是可以通过剥夺敌方实施作战的重要依托,消灭敌方的战斗能力,使之无法开启战端。在面对信息化程度较高之敌时,运用电子进攻的软杀伤作用,全面剥夺敌方各类作战系统、装备、平台的电磁依托,使其一直处于“看不见”“控不住”“瞄不准”“打不出”的状态,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对手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发动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讲,电磁空间作战发挥的将是威慑制衡的作用,达成的是管控危机、遏制战争的目的。(■逯  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