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携手共进,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
2017年1月18日,习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以深远的历史眼光、深邃的哲学思想、深厚的天下情怀,为世界和平发展指明正确方向。5年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挑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愈发赢得广泛认同。
内涵不断丰富,引起各国广泛共鸣
5年来,习主席多次在不同外交场合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这个根本性问题,在全球激起思想涟漪,引起各国广泛共鸣。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
……
在国家层面,中国正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习主席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并与各方达成共识。从传统友好国家到更多合作伙伴,从周边到全球,从双边关系到多边议题,内涵逐步丰富完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路径日益清晰,有力应对全球挑战
5年来,习主席在一系列双多边场合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应对不同领域的全球挑战提供更精准的行动指引,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日益清晰。
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中国积极分享国内抗疫经验,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的理念感召和行动引领下,世界各国愈发认识到,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疫情。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已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世卫组织日前表示,通过这一计划分发的疫苗总剂量即将达到10亿剂,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免疫力和拯救更多生命。
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积极促成并坚定支持《巴黎协定》,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形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去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大会通过“昆明宣言”,释放出全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信号,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愈加清晰。
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进博会、服贸会等合作平台,为世界发展提供机遇。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吸引着全球广泛参与。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断走深走实,团结合作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反映普遍诉求,凝聚发展进步力量
5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丰富发展,在深刻变动的世界中不断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芒,先后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为共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凝聚起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国际上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治理体系由大家携手建设,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这一高瞻远瞩、兼善天下、崇尚和合的中国思想智慧,因其直面这个时代的挑战、体察这个世界的巨变、直击人们心中对和平发展的期盼,也因其超越国别、党派和制度的争论,日益深入人心,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之后,这一理念还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决议、联大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决议等联合国文件中。
历史和事实充分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汇聚了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必将聚集起更多发展进步的力量,引领世界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行。
)
上图:在埃及开罗国际机场,工作人员运输中国援助埃及的新冠疫苗。 新华社发(■ 张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