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迎风踏雪 不负约定——滑雪赛道救援医生张辉良的冬奥故事
——滑雪赛道救援医生张辉良的冬奥故事
新华社记者杨帆
冬奥脚步愈近,银装素裹的崇礼冬奥核心区内各项筹备工作加速进行。滑雪赛道救援医生张辉良又一次来到这里,以往因为培训或测试赛他会在这住上月余,可这次他要一直坚守到明年冬残奥会结束。
今年44岁的张辉良来自河北省唐山市,是唐山市第二医院老年骨科的主任医师,从事临床骨科工作20年,有丰富骨折创伤救治经验。2019年,经北京冬奥组委考核,张辉良被选拔为雪道救援医生,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医疗保障工作。
因为业余时间坚持跑步、游泳等运动,身高1米76的张辉良体重保持在70公斤,身体状态很好。其实在十年前,张辉良就开始接触滑雪运动,能在国内任何滑雪场的高级道滑行。“我喜欢在雪道上飞驰的感觉,冬奥会选拔滑雪医生,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张辉良告诉记者,入队后经过3个雪季的滑雪培训和系统急救培训,他获得了加拿大滑雪教练认证及120急救培训中心认证。
至此,张辉良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代滑雪赛道救援医生队伍中的一员。
冬奥滑雪医疗保障队伍被网友称作“梦之队”,有延庆赛区的高山队和张家口赛区的云顶队两个分队,隶属云顶队的张辉良和队友们负责崇礼云顶滑雪公园的赛道医疗保障。
云顶滑雪公园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竞赛场馆之一,拥有雪上技巧、空中技巧、U型场地、平行大回转等6条赛道,将承办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两个分项比赛,是雪上项目的焦点所在。张辉良告诉记者,云顶队有40名滑雪医生,由来自河北和北京的医务人员组成。
“滑雪摔倒太正常了,之前几次培训中,大家几乎都受过伤。”张辉良说,救援需要专业的滑行技巧,快速、稳定、安全是重点。作为骨科医师,打石膏、伤口包扎、骨折急救都是日常,但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坡道上去做,是有一定难度的。
2020年12月的一次训练中,雪场气温低至零下30℃,最大风力9级,队员很多被冻伤,有的人脸上被冻破了皮。来自北医三院的医生马鹏程脚部冻伤较重,还起了水泡。但为了保证训练,没有人退缩。
“能成为冬奥会的滑雪医生是光荣的,是难得的人生经历。经历一次,是我赚了。”张辉良说。
今年2月,张辉良所在的队伍投入“战斗”——他们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群的测试活动。那些日子,他们每天早上7点就到赛场,全天驻守在赛道旁,体验严寒天气下的救援难度。每一次完成任务,大家都会相互加油打气。
多演练、多训练,才能积累下扎实的救援能力,胜任国家交给的任务。
近来冬奥小城崇礼已完成换装,滑雪医生们也开始了冬奥会前的最后一次技能强化培训。“过硬的医学急救知识和滑雪技能,坚强的意志品质,遇到不可预料的情况,就有办法处理。”张辉良说。
“冬奥赛事是全球直播,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医生的形象,不光要做到‘4分钟救援到位10分钟清场’,其他方方面面也要做到最好。”张辉良说。
迎风踏雪、不负约定。唯一让张辉良挂念的是,2022年将参加高考的女儿。“我们父女俩都在做最后冲刺,有信心在各自领域取得好成绩!”张辉良说,“竭尽所能地开展工作,医生生涯就不会有遗憾。”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