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网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记者3月29日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作为“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课题组的重点项目,围绕该石城的调查、发掘、勘探工作已经持续了4年。目前已明确该石城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城墙延续长约8千米,由内城、外城及瓮城构成的极具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址,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同时,通过对后城咀石城持续性的考古发掘,发现6条地下通道与2条壕沟构成的从城外至瓮城内部严密的地下通道体系为国内目前发现最早的地下防御体系,为早期城市防御体系的丰富与研究又添新材料。
瓮城结构布局
三区墓葬发掘全景
2022年度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后城咀石城的瓮城区和墓葬区进行了考古发掘,明确了后城咀石城从城外通向内瓮城的地下通道体系,辨明了主城垣、1号瓮城城垣和2号瓮城城垣由早及晚的营建关系,为中国北方地区早期的城市的建造体系提供了新的文化元素。本年度对外城亦进行了钻探、发掘工作,发现了城东南及西南两个区域墓葬,其中东南区墓葬分布着具有北亚游牧文化人群和中原文化人群两种葬俗特点的两类墓葬。石城西南部墓葬皆为石棺墓,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可知为本地区龙山时代墓葬,这种石棺墓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小沙湾、老虎山、西岔等遗址均有发现,也与陕西石峁韩家圪旦地点发现的同类型墓葬形制一致。
三区墓葬出土器物
二区墓葬出土器物
2019~202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门及瓮城持续发掘,累计发掘4000余平方米。揭露城垣、城门、马面、台基、墩台、壕沟、地下通道及墓葬等遗迹,出土玉、陶、石、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明确了后城咀石城瓮城的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整个瓮城防御体系是由城门与两侧马面组成的主城墙防御体系,半月形接于主城墙上的外瓮城墙及壕沟组成第二重防御体系,外围小型瓮城及壕沟共同组成的地上三重防御体系。此外还发现了连接大、小瓮城的数条地下通道,最终确立了石城为地上与地下相互结合而成的复杂严密的防御体系。其凸出于城墙的直入式主城门与本地发现的同期城门结构差异较大,与中原商代望京楼、偃师城址城门的结构相似,但整个瓮城出入方式则沿袭了本地曲尺形转折的特点,揭示了河套地区城址防御体系对中原地区城市建筑的影响。此外,瓮城内出土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最早的玉器,其种类、材质与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甘肃齐家文化发现的一致,同属华西区片状玉器系统。后城咀石城的考古发现充分展现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4000年前后,在城市建筑、玉礼与玉权的共同体意识感召下,成为早期中国文明进程中的源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