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涛

想要车轮转向角度更大、座椅能自动加热、远程启动车辆……这些车上自带的功能如果不额外花钱就用不了。近日,多个车企推出的付费订阅功能引发热议。网友吐槽:以后油门踏板、方向盘是不是也要付费订阅?甚至质疑这就是在乱收费。(8月7日《北京青年报》)

车企付费订阅,是指车辆在出厂时预先安装某些硬件和软件,用户付费后才能开启相关功能。相比过去车辆销售的一次性收益,如今付费订阅可以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成为车企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付费订阅也给消费者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订阅某项服务。就拿座椅加热来说,过去许多中高级车型上,这项功能都是统一配备的,消费者无论用不用得到,在买车时都要为此埋单。如今,消费者可以各取所需,按需付费。北方地区的车主可以选择在冬季才进行订阅,只需要花费两三个月的钱,十分划算;南方地区的车主则可以不选择订阅,完全省下这笔钱。

不过,作为新生事物,车企付费订阅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车企销售人员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一位车主坦言,“在卖车的时候,销售并未告知硬件预埋的事情,也没提任何付费解锁的可能性”。现实生活中,不少车主都是在收到提醒短信后,才知道使用车辆配置的功能需要额外付费。

另一方面,付费订阅的范围随意性大,五花八门。前不久,有个别品牌先后因为后轮转向、大灯亮度智能调节等付费订阅服务,相继被骂上热搜,引来“割韭菜”的质疑。一些车主担心,未来汽车厂商是否会越来越过分,将付费订阅覆盖到越来越多的基础配置上,“会不会连刹车、油门、喇叭都需要付费订阅才能使用呢”?

车企付费订阅亟待监管规范,把好“方向盘”。首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车企在推出付费订阅功能时,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订阅范围和收费标准,将相关内容写入购车合同中,全面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否则,就涉嫌构成消费欺诈,有关部门应依法处罚,并给予消费者惩罚性赔偿。

其次,厘清付费订阅的边界。“对不起,您的刹车次数已用完,如有需要请尽快续费”——这句调侃不仅是黑色幽默,更道出车主对于付费订阅无限泛化的现实担忧。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将来车主花钱买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半成品”,想要正常使用就不得不另外掏钱升级、打补丁。付费订阅的定位应该是增值服务和差异化服务,而不能应用于基础性服务。车辆销售时必须满足基本的安全驾驶需求,不能人为制造二次收费陷阱。

对此,有关部门亟待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对于付费订阅的范围予以界定,规范车企的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