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看待物价“剪刀差”持续收窄
2月份物价“剪刀差”持续收窄,意味着上下游价格走势趋于协调,有助于减轻部分中下游企业生产投入成本压力,结构性通胀压力得到缓解。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物价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0.9%,PPI同比上涨8.8%,在PPI连续4个月回落,CPI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二者“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至7.9个百分点,较2021年10月份的高值收窄了4.1个百分点。物价“剪刀差”的持续收窄,意味着上下游价格走势趋于协调,有助于减轻部分中下游企业生产投入成本压力,结构性通胀压力得到缓解。
2021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并采取了供需调节、市场监管、预期引导等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又发布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措施18条、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措施43条,政策的落实效果也将逐步显现。
但也要看到,大宗商品价格仍处高位,帮助中小企业减负纾困还需持续努力。2月份PPI环比由降转涨,上涨了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下降0.2%转为上涨0.7%,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上涨0.1%;CPI环比涨幅也较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此前发布的2月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市场需求整体回升,企业对后市预期乐观,但反映原材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金紧张问题的企业比重分别为60.2%、36.3%和32.0%,均比上月有所增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受新冠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基础还不牢固,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回款难、招工难、用工贵等突出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并要求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一方面,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千方百计推进助企纾困,多措并举稳住市场预期。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切实落实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等助企纾困政策,确保政策实施顺畅通达、企业切实受惠。另一方面,我国实现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具有坚实基础,但还需关注全球通胀高企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以及PPI向下游传导对CPI的影响,做好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