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钇’箭封‘瘤’”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团队等探讨肝癌治疗

术后两个多月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肝部肿瘤较术前明显缩小,从原来的10.81厘米缩小到1.8厘米;作为原发性肝癌特异性标志物的甲胎蛋白(AFP),从术前180446ng/ml降为目前的1469ng/ml……

24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健康传播与创新医疗专家汇——‘钇时代’的肿瘤治疗媒体沙龙”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领衔的专家团队在会上发布了特许准入钇[90Y]树脂微球临床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最新情况。

“这标志着中国肝脏恶性肿瘤治疗领域迎来全新国际化精准介入内放射治疗方案。”董家鸿院士说。

在全球累计治疗超过12万人次

钇[90Y]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为64.1小时。钇[90Y]微球治疗肿瘤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用于治疗肝癌则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截至目前,钇[90Y]树脂微球已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治疗超过12万人次。“已有6个国际上指南或专家共识把钇[90Y]微球作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在视频发言时说。

今年9月28日,特许准入钇[90Y]树脂微球治疗肝癌手术以及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在中国实施,一名34岁的男性接受手术。专家将带有放射性钇[90Y]微球经动脉途径注入其体内的肿瘤组织,产生了“杀伤作用”。

“我们主要利用肝脏肿瘤的独特供血结构进行治疗。”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张琳解释说,正常肝组织约有75%的血液供给来自于门静脉,而肝部肿瘤几乎100%由肝动脉供血。基于这一特征,通过向肝动脉内输注带有放射性同位素钇[90Y]的树脂微球,即可实现对肝部肿瘤病灶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每年肝癌新发病例逾40万例

会上,多位专家聚焦于肝癌治疗困境。据介绍,中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逾40万例,约占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62.4%。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仅有20%—30%的肝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且5年内复发率仍高达60%—70%。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等专家参与编写修订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樊嘉在视频发言时指出,要推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帮助患者选择出最优的治疗方案。他还表示,钇[90Y]树脂微球已被纳入诊疗规范中,这对中国医生和患者带来积极、重要的临床意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邹英华同样着眼于多学科诊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优势及重要性。他告诉记者,无论是动脉导管介入治疗还是皮穿刺治疗,国内外技术水平相当,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教授秦叔逵在视频发言时说,肝癌晚期患者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时,还可以采用系统治疗的方案。他提醒,应注重积累更多临床数据,结合国情让治疗方案“更接地气”。

展望临床强调“安全监管”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新兴学科。会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汪静等专家受邀演讲时,尤其强调“辐射安全监管”。

董家鸿院士表示,钇[90Y]树脂微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全球得到充分验证,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能从中受益。

据知,来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博鳌超级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多个学科专家合作制定的治疗方案,为这名肝癌患者诊疗全过程提供了保障。

“各科专家共同把技术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患者更加获益。”邹英华说,他们通过持续培训医生,把介入治疗相关技术推广至市级、县级医院。

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严志表示,他们将继续做好各项服务,努力打造国内医疗创新研发的新高地,助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苑菁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