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村子为啥能留住年轻人——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发展调查
六盘山西麓,天高云淡。驱车来到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村,只见穿村而过的省道两旁,店铺林立。不到两公里长的街道上,有四五十家饭馆、两家宾馆与多家商店。如此规模及热闹程度,堪比一些乡镇政府所在地,在宁夏实属罕见。是什么造就了这一红火乡村?
“西北名集”机会多
“单家集包括单南村和单北村,共有4000多人,因单姓人居多而得名。这里在清代初期就形成了商业集市,是方圆百里有名的旱码头,主要开展牛羊、毛皮、农产品等交易。由于牛羊质量好、村民诚信度高,交易范围涉及陕甘宁以及新疆、河北、山东等地。”单南村党支部书记单云向记者介绍。
围绕集市,单家集逐渐形成了养牛、收牛、卖牛、住宿、餐饮、零售等业态。其中,中老年男性主要养牛,女性以服务业为主,年轻男性被称作“牛伢子”,主要负责为村里的贩运大户找牛、赶牛,土话叫扒牛。每逢农历单日,“牛伢子”们就到集市上扒牛。
凌晨4点,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就开市了。四面八方赶来的货车拉着活牛陆续进场,车声牛声响成一片,“牛伢子”们忙前忙后帮着赶牛和选牛:看中哪头牛,就与货主谈价。谈妥后,就将此牛做个记号,最后集中将牛赶到雇主的养牛场交货。
“扒牛眼力要准。”29岁的拜万福告诉记者,当天,他帮大户马连杰扒了十几头牛,每头牛挣中介费100元,收入1000多元。从18岁开始扒牛,他干这一行已经10年有余,年收入十几万元,在宁夏农村地区属于高收入。
扒牛还有一种升级版,就是“牛伢子”把市场上的肉牛买下,转手倒卖给其他客商挣差价。限于实力与规避风险,他们往往只买三五头牛,只要一头牛能挣一二百元就立即出售。如果当天卖不掉的话,就把牛先赶回家养着,等下个集市再卖。在单家集,一头肉牛可能被倒手好几次,反复交易大大增加了“牛伢子”们赚钱的机会。
“机会多,工作不累,收入甚至比城里年轻人还高!”单云说。因为集市,单家集人日子过得殷实。但对年轻人而言,外面的世界还是有诱惑力的。上世纪90年代,单家集有不少年轻人出去打工。不过,近10年来,出去的年轻人大多陆续回来了,因为村里发展空间快速扩大。
“扶贫产业”空间大
党的十八大后,精准扶贫力度空前。西北一些贫困县根据干旱缺水的实际情况,将扶贫产业重心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变。由于养殖肉牛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都好,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和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下,肉牛养殖由零星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并转向优良肉牛品种,肉牛产业驶入快车道。由此,单家集发展空间成倍放大,出去闯荡的年轻人开始回流。
2012年,在外跑了8年运输的资深“牛伢子”单志虎回到村里,重操旧业。“其实,当年跑运输还好,我每年能挣十几万元。之所以回来,是想借机大干一番!”今年38岁的单志虎告诉记者。
2013年,单家集顺应新形势新建了活畜交易市场,规模由过去的5亩地扩大到75亩地,每集的肉牛交易量激增至数百头。前来买牛的客商急剧增加,且以购买力很强的广东、云南等客商为主。“南方客商基本上是有多少买多少。”单志虎说。
看到肉牛产销两旺,单志虎果断出手,贷款养了40多头肉牛,并将家里改成民宿供客商居住,由妻子经营。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宁夏及周边省区肉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单家集肉牛日交易量增加到1000多头,旺季达到1500多头,客商也随之激增。于是,单志虎于2019年将自家民宿拆掉,盖了4层楼的宾馆,年收入三四十万元,完成了由“牛伢子”向老板的转身。
得益于脱贫产业壮大,近几年,单家集肉牛交易量每年达20多万头,年交易额4亿多元,大大激发了“牛伢子”们的创业动力。
在22岁的单建军家,记者看到院子里3个现代化牛棚住满肉牛。在当天的集市上,他收购了75头牛,其中57头是为外地客户代购,其余的喂养一段时间后出售。当天,他挣了一万多元代办费。与老一辈“牛伢子”一样,他从十四五岁开始赶牛,攒点钱后开始扒牛。不一样的是,他通过网络寻找客商,并与多个南方客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成为其经纪人。去年,他挣了45万元。
老“牛伢子”们成功回归,新一代“牛伢子”快速成长,单家集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20年,单家集人均纯收入超过1.8万元,位居西吉县第一。
“淳朴乡村”有远方
有钱之后,在城里买房是当下西北众多农村青年的选择,一是他们大都喜欢城市生活,二是为了孩子上学。然而,在单家集这一现象并不突出,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在城里买了房。
44岁的单旭忠是养牛贩牛大户,两个孩子均在县城上高中,却一直没有在县城买房。对此,单旭忠直言:“我认为主要是观念问题。我们村大部分人重视教育,但不过度追求在城里买房供孩子上学。”
走进43岁的养牛贩牛大户单文兴家,宽敞的院子一边是漂亮的住房,另一边是干净的牛棚。他家有7口人,包括3个上学的孩子与年迈的父母,同样没有在城里买房。“老人们在城里生活不习惯,不愿意进城。在我们村,年轻人是不可能不管老人的,所以在城里买房的人不多。”单文兴说。
“还有就是村里生活便利、舒适,这也是村民们在城里买房少的因素之一。”单北村党支部书记米正清总结说。
买房现象折射出了单家集年轻人务实理性、重视亲情的特点。产业留人之外,这无疑是该村能留住年轻人的重要原因。留人贵在留心,留住了年轻人,就留住了劳动力,就留住了活力。记者看到,在单家集,幼有所依,老有所养,加上这几年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好,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向村民们徐徐展开。
2020年,宁夏明确将肉牛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九大重点产业之一,并出台有力政策,这对单家集是重大利好。不仅如此,考出去的大学生们也开始回村发展。去年,22岁的马旭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单家集发展肉牛产业。大学生回村,为单家集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这样的乡村美好未来可期。(记者 拓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