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部委年末密集研判经济形势 释放政策信号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前瞻性针对性 制度性减负可期
时至年末,国务院和多个部委密集研判经济形势,释放出重要的政策信号。11月18日,国务院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发展遇到疫情多地散发、严重洪涝灾害、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电力煤炭供应一度紧张等多重挑战。会议认为,经济总体稳步恢复,可以实现今年主要目标,就业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不过,会议也提出,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要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很多挑战。
座谈会明确,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推进改革开放,做好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爬坡过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就业大局稳定。
事实上,近期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也在密集研判当前经济形势,为做好年末岁初经济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社科院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年末需要为来年经济工作和政策选择做好准备,调研多是正常的。今年形势确实较为复杂,密集调研可以收集更充分的信息用于决策。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临近岁末年初,需要对明年经济形势做出预判并提前储备政策工具,做好政策跨周期调节也必须考虑到当前和明年的形势,做好政策衔接,此时摸底调研经济形势为常规动作。今年此时确实面临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新的情况和问题,调控难度增加。
专家表示,从目前释放的信号来看,有效应对新的挑战,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关键在于通过制度性减负、推进改革开放等举措激发上亿市场主体活力。
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表示,当前,稳增长的信号愈强,强化“六稳”“六保”,对就业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跨周期政策应打好应对的提前量,从防风险逐渐开始向稳增长转化,助力未来就业稳定。未来两个季度左右,稳增长的政策信号将陆续增多。”
在罗志恒看来,目前释放出的信号,一是肯定来之不易的经济运行成绩的同时,看到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和挑战。二是重点从两个大的方向去稳住经济运行,即通过改革开放以及制度性减负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在稳定预期,创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制度性减负比如减税降费、保障电力供应稳定以及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的压力,重在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困难,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经济恢复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保持四季度经济平稳运行,做好今明两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通过跨周期调节,能够聚焦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形成稳定社会预期,保障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稳定外贸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缓解原料成本上涨压力、推动企业创新,旨在着力解决或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困难挑战。”杨志勇表示。
董琦表示,后续宏观政策将围绕市场主体展开,政策抓手主要锚定中小企业、煤电企业和碳减排相关企业。(下转第二版)(□记者 孙韶华 张莫 班娟娟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