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最多可以投递几个职位?”“这一轮录取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5月8日,连云港市2022年春季校园引才直播间里颇为热闹。数据显示,直播周9个场次在线浏览量达85.2万人次,累计收到简历逾9000份。
5月31日,盐城市盐南新区新弄里13号楼里,近4000平方米办公房的装修已近尾声,海创家(盐城)创新中心预计将于今年夏季正式运营。这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去年5月成立以来,已吸引了工业机器人、VR+AR、体育+大数据平台等领域一系列科创企业入驻,创始人大都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国内创新前沿城市,还包括一些“海归”。海创家(盐城)创新中心的核心创业团队成员都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精英,有着丰富的互联网及科技孵化器平台运营经验。
不久前,淮安市江苏悦丰晶瓷公司传来好消息:法籍专家德拉瓦尔攻克了“高温低膨胀微晶玻璃器皿”制造的“卡脖子”技术,该公司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一新品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利税3500万元。德拉瓦尔提供的工艺改进、配方优化方案,每年可为企业减耗增收1500万元。
连云港、盐城和淮安的场景,不过是近年来苏北大地“引才潮”涌动的部分缩影。即使在近期多地出现疫情散发期间,从科创企业创业者、高校毕业生到外籍专家,仍然表现出了对苏北城市的浓厚兴趣。苏北大地的“引才潮”因何涌动?又将如何持续吸引“凤来栖”,留住更多“金凤凰”?
人才峰会的余波
率先鼓起苏北地区新一轮引才潮的是沿海新兴工业城市盐城。去年10月的盐城市第十一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上,该市在全国首创发布了《企业人才创新活力指数》,并公布了《主导产业人才地图》,重磅推介“黄海明珠人才计划”,面向全球重金求才。在线参会的科研人员、创业界人士更是遍布海内外。去年盐城人才峰会的规格、规模、数量,远超以往,余波至今未息。与此同时,盐城还出台了一系列吸纳与培育人才的配套举措,让人才集聚效应持续放大。盐城广发“英雄帖”的动力和底气何在?
专家指出,盐城大手笔引才的重要动力,来自其长三角北翼增长点以及新兴产业发展两大最新战略蓝图的强烈人才需求。区域发展战略,欲高起点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黄海新区。产业发展战略,做大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尤其是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这显然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富于创新能力的中青年人才。2010年-2020年,盐城的人口大量外流,数量居省内各市前列。这一背景下,该市从外市外省引进人才的需求无疑更为迫切。实际上,在同一时期,盐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除了政策扶持、资本涌入,高质量人才的明显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海创家(盐城)创新中心只是去年盐城人才峰会前后引进的无数人才项目之一。不久前,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固废所所长陈利芳、检测所带头人张洋阳均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这两位“巾帼英雄”是近十年间盐城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代表。南大盐城环工院成立于2010年,拥有院士1人、长江学者4人,引进了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美国依阿华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人才,拥有17位特聘专家。该院在盐城已汇聚了一支高水平的环保研发服务团队,组建了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研究所、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所等九个研究所,催生了大量自主研发成果,有效服务了盐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绿色发展。以双陈冬博士为首的吸附与分离所开发了“新型磁性离子交换树脂”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印染等废水处理。此外,该院已在盐城孵化了7家科技型企业,从事环境检测专业服务、环保新材料研制等。
高层次人才:苏北的最短板
与苏北地区在江苏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相似,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向来是苏北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在竞争中的最短板。据江苏省委组织部数据,我省人才发展总体竞争力较强,但地域分布极不均衡。118位在苏两院院士、各领域领军型人才,多集中在苏南地区,尤其是省会南京。但近几年,直接贡献于经济发展的产学研人才数量,苏北占全省比例正逐渐提升,众多在江苏创新创业、开展项目合作的院士及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相当部分立足于苏北。然而,与苏北各地的需求相比,现有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一流专家及经验丰富创新者的数量远远不足,让苏北各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持续升温。
为加快构建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链,形成沿海区县的新兴产业集群,盐城对人才资源的渴求前所未有,这从其去年至今人才引进的日益精细化可见一斑。去年10月,盐城市委组织部编制了《盐城市主导产业人才地图》,分析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梳理出重点需求的27个专业。地图以盐城市四大主导产业作为“根目录”,锁定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每个产业专业实力较强的前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累计收集来自近80所关联高校科研院所的1000多名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信息。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淮安拥有高技能人才17.01万人,比“十二五”末增长了80.6%。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南京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一系列新的国家与省级重大战略在淮安交汇叠加,该市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淮安开始加快引进“凤凰”的步伐。去年4月,该市发布了《建设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实施“淮上英才计划”。淮安出台的政策明确:分别给予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50万元—500万元、创业人才100万元—200万元资助,对落地的获奖项目最高给予300万元资助。引进教育、医疗人才,最高分别给予团队领头人200万元安家费。
去年淮安先后在上海、南京举办人才推介会、招才引智“百日竞赛”等,短短数月即引进落地院士团队3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22名。实施“宁淮人才百企合作计划”,推动淮安100家科创型企业与南京100个创新团队深度对接。此外,确定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江苏芯声微电子等30家企业为淮安市第一批产业人才举荐企业。近期,中科院杨春和院士团队在淮研发的“地下盐穴大规模储备天然气”新技术获得成功,该市苏盐井神张兴储气库项目已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项目,设计规模占全省储气设施的61%,工作气量18.5亿方。该项目将助力淮安打造华东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重要枢纽,并促进当地盐矿产业链的延伸。
据记者了解,目前苏北的人才之争不再只是针对高精尖、领军型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撑的基础性人才同样成为香饽饽,努力吸纳高校学子安家创业,连云港可谓是苏北城市的典型。据悉,连云港市此次校园云端招聘重点针对产业链知名企业的岗位需求,300多家单位提供一万多个岗位。国内最大民营化工企业盛虹控股集团在直播中增收了近1000份简历。该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郭东来告诉记者,由于多个项目正在生产、建设的关键期,对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大。
在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连云港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人才新政2.0版,以“花果山英才计划”为核心,包括了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六方面专项人才政策。近年来,连云港加快布局建设千亿级中华药港、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之都。为此,连云港加大对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三个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除了增加政府财政直补,还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对人才项目的股权投资。三大产业引进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可分别享受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购房券;对生物医药、新材料创业人才,给予最高1500万元启动支持、最高1000万元产业化成长奖励、最高2000万元创业股权投资等多项支持。
“凤凰”需要什么样的“梧桐”
实事求是地说,迄今苏北城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虽明显增长,但绝对数量仍远少于苏南,更不用说北上广等超大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区域城市群。各地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态度不可谓不诚,给与的空间不可谓不宽广,何以来栖的“凤凰”依然远未达到预期?专家认为,至今为止,除了苏北各地“梧桐树”还不够高大茁壮,未能木秀于林,新栽的“梧桐”尚不符“凤凰”所需,更未繁茂成林,成为众鸟欣归的高地,是更重要的因素。
南大盐城环工院一些领军人才坦言,希望盐城市能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上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留住人才上有更多的措施。海创家(盐城)创新中心负责人王虎是归乡的盐城人,他希望地方政府对政策的响应速度能够更快一点,以吸引更多在外打拼的人才回家乡创业。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淮创新创业,减少发达地区人才“虹吸”效应?业内人士指出,淮安亟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区位空间优势,继续加大人才投入,完善创新评价机制。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洪浩告诉记者,为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我省将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包括支持南京、苏州等人才集聚的中心城市创建国家高水平人才平台,同时打造包括苏北城市在内的区域特色人才集聚地,形成错位发展布局。同时,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针对人才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建立人才发展改革“放权清单”和“负面清单”,加速予以解决。这不仅是江苏全省的“十四五”人才突破口,更是苏北进一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最新路线图。(王峻峰 吉文化徐汉有 尹 军 刘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