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丽珍 高焓 谭铮
本版图片/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周巍
当中外嘉宾坐在一起,会碰撞出关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议题的什么智慧火花?专题论坛举行期间,在“共创未来:中外企业家对话——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和“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行研讨会上,中外嘉宾共聚一堂,围绕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机遇、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未来等话题展开了对话。
(资料图片)
实干出奇迹
以先进的产业体系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高水平“走出去”,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式。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副总经理娄靓涛在会上介绍了集团近十年“出海”经验。2013年,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建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用中国技术、中国设备,攻克了中亚最大的岩爆区,仅用了900天时间便完成了开挖总长度47.3公里的隧道修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其后,该集团的脚步从乌兹别克斯坦到以色列、格鲁吉亚、瑞典等地,通过提质增效,稳步打开国际市场。
娄靓涛还提到,2021年,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利好政策,他们组建联合体承建了澳门的一项工程。他表示,未来要依托大湾区丰富资源,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充满活力的制造产业。
中国建材北新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海”经验同样丰富。据该公司董事张静介绍,企业目前已在坦桑尼亚、埃及、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及波黑建设了五大生产基地。在张静看来,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企业需要高端的制造技术与管理体系支撑国际化发展,以先进的产业体系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转型迎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交易市场未来可期
“我们是一家‘老牌’电子信息企业。”会上,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跃珍介绍,1956年,在公私合营背景下,“国营广州无线电装修厂”组建,成为了我国最早布局的电子骨干企业之一。经营业务从最初的收录机、电视机,到后来的通信系统、ATM柜员机、导航、雷达,再到如今的数据交易,数十年来,广州无线电集团不断转型,攻克技术难题,逐步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前我们通过生产ATM柜员机‘数钞票’,现在做数字化转型‘数数据’。”黄跃珍生动讲述了集团业务的转变。他表示,生产要素不仅有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如今还包括了数据。在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对于转型为数字产业控股集团的前景,黄跃珍充满信心。在他看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发展,数据交易市场未来可期。
文化弄潮儿
以润物细无声的交流让世界读懂中国
环球影业中国区对外事务副总裁黄志湘谈到,世界处在一个新的大变局的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外资企业很高兴看到中国已经总结出‘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要开放’这样的历史经验,而且中国政府也多次确认,将坚定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这一背景下,黄志湘表示,企业期待在文化影视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先行先试政策落地,以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她说:“文旅行业的需求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同时也对传播国家软实力、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非常重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交流,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来自法国的Microids公司,是一家从事游戏产业的企业。该公司中国区域代表张文斌介绍,当前中国不少游戏产品尚不具备全球发行的能力,而他们作为一个桥梁,让外国游戏产品进到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的游戏产品向海外延伸。
张文斌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前发布的中法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重申愿通过联合制作、版权合作、竞赛、艺术家交流等方式,加强在文化和创意产业领域,特别是文学、电影、电视纪录片、出版(含游戏)、音乐、建筑和数字化等领域的合作,提升针对最广泛受众的传播潜力。”这让他倍感兴奋。他说:“我们希望能促进中法之间更多合作。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法国也有悠久历史,当中很多内容可以转化成为游戏,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让大家相互了解、共同学习。”
投资大湾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商信心不断增强
“我们和日立、西门子等30多家跨国企业在广东成立了合资公司,推动更多全球高端产业‘走进’广州。”专题会议上,关于企业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问题,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勇给出了他的“解法”。
“以前外商来这里投资,主要看劳动力的成本优势,现在主要看市场、技术、人才和社会环境是否稳定。”谢勇分析,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外商投资兴业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国际国内要素流动将更加自由,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也将为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来更多动力。”谢勇表示,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中国企业而言,无论是转型发展、加快“走出去”,还是加强中外企业合作,都会迎来更多机遇。
加映
专家学者建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争端解决机制应与国际接轨
“如果争端解决机制能够更有开放性、与国际接轨,将有效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在“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行研讨会上,香港特区律政司原司长郑若骅通过视频方式出席发言。她结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仲裁发展历程与经验,建议我国仲裁法可借鉴国际仲裁界通行的“语言”进行适当修订,这有助于增强我国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中国在国际仲裁领域的国际形象。
郑若骅认为:“仲裁法的修订需要基于我国国情,也要服务于促进国际仲裁在我国发展、将我国建设成为国际仲裁新目的地这一目标。”她建议,仲裁法修订可以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用好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具体而言,可以在总则之下,分别列出处理本地仲裁和涉外仲裁的章节,一方面完善国内仲裁亟待处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以示范法为蓝本,整合纳入现行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涉外仲裁的规定,并基于我国国情进行适应性调整,制定处理涉外仲裁专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石佑启在谈到法治建设时表示:“当前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中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依托。”他认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市场化是基础,法治化是保障,国际化是动力。
应当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石佑启表示,需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完善顶层设计,科学立法,贯彻“良法善治”理念;二要规范政府行为,严格执法,积极打造法治政府;三要合理调节利益关系,公正司法,让每一个市场主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要营造守法氛围,全民守法。
编辑:聂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