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

近段时间召开的地方两会和地方国资委会议上,多地明确细化了今年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其中,推进重组整合、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重点。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日前表示,要把锁定并高质量完成重点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务求改革实效、实现改革成果全面稳固化制度化作为今年改革工作的着力点,确保上半年在重点难点任务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并完成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在党的二十大前基本完成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扫尾工作,实现全面胜利收官。

多位国资专家分析,随着国企改革进入后半程的深水区,滞后的任务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今年将全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在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等领域适时组建新的国企集团。铁路、电力、电信、军工、民航等领域混改有望率先实现突破,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混改也将进一步提速。

推进重组整合

推进国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

近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撰文表示,以改革激活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出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

上海、安徽等十多个省份明确今年国有资本布局调整的目标,还有不少地方提出在部分领域适时组建新的国企集团以及推进企业间的战略性或专业化重组。

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从具体的路径上看,除了涉及企业间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及并购外,“两非”(非主业、非优势)剥离和“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清退也是重点内容。

此前召开的地方国资委会议要求,要立足实业做强产业,以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为手段,持续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结合地方禀赋优势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推进“双碳”工作,建设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安徽省提出,要加快港航、机场、煤电等资源整合,实施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行动。四川省提出,要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一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团。

作为首批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2022年上海国资要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组建数据、康养等新兴产业、民生保障领域企业集团;持续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园区,形成集聚发展效应。

上海还将筹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重点支持重大战略、国资功能布局、国企改革创新发展与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做强做优金融功能,研究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试点政策举措。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就多地明确推进国企重组整合来看,国有企业加速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产业,有利于把国有资本优化到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及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重点任务之一,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在加速推进。河南省提出,加快省管企业战略性重组,在建工、文旅、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旗舰劲旅。四川省提出,完成蜀道集团专业化整合、省内民用机场整合、省属企业旅游资产整合等。

江西省国资委计划2022年全力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推进相关省属、市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强势打造一批旗舰型、引领型、支柱型省属企业,力争新增1-2家中国500强企业,带动和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全力做优做强做大投资运营平台,集中整合省属国有股权资本,打造万亿资产规模的省级引领性产业投资平台。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重组整合,依然会在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上分别推进。一方面,会继续推进在钢铁、汽车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另一方面,会在港口码头、化工、海工装备制造、环保、新能源、房地产、海外油气资源等领域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

刘兴国认为,在新兴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适时组建新的国企集团,通过重组整合有利于将原本分散在全市各国有企业的同类业务、资源,整合形成以该业务为核心主业的新国企集团,从而更好地推动该业务做强做优做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既具有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迫切需求,也具有新旧动能进一步转换的迫切需求。要想在未来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必须聚焦发展新兴产业,甚至是要提前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分层分类推进混改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日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明确,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推进混改企业转换机制,在混改中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推进更多国有持股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进积极股东持股5%以上;将国有股权比例低于50%,特别是低于1/3的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重点,推动更多企业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

如何分层分类推进混改?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介绍,对充分竞争行业的存量企业,更加注重引入具有技术、品牌、市场影响力的投资者,鼓励通过上市、引入战投或非公资本等方式实施混改。对需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的混改企业,鼓励引进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对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稳定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和公益保障作用的企业,原则上要保持国有控股。

在探索差异化管控方面,山东省国资委此前印发的《关于省属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国有股东应建立管资本为主的管控模式,即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东作为出资人,要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以管资本为主线,对企业实施监管。对于企业重大决策事项,要按出资比例或公司章程履行出资人职责,主要通过股权代表体现意志,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

作为混改的重要方式之一,资产证券化屡被提及。安徽省国资委提出,2022年要启动实施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行动,充分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组建运营若干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基金,加快资本“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内要加快港航、机场、煤电等资源整合,实施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行动,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50%以上。

上海市国资委表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高新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一批二、三级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联合重组,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完成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推动一批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

浙江省国资委提出,要深入实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力争2022年全省新增7家国有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头部企业或行业第一梯队企业6家以上,培育千亿市值上市公司4家;省属上市公司新增市场融资200亿元,资产注入100亿元。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分析,混改上市已成为国企改革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是国有资产证券化、管资本以及注册制等政策推动,也有国企自身的内在需求。通过资本证券化,推动更多优质国有资本向上市公司集中,可极大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与价值增值能力。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可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从而打造“百年老店”。

展望2022年的国企混改,李锦表示,“从量上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有大量混改项目陆续推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质上看,混改从“混资本”转向“改机制”,会从单一的混改转向围绕混改综合推进各项改革。随着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的出台,铁路、电力、电信、军工、民航等领域混改有望率先实现突破;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混改有望进一步提速;自然垄断改革将得到推进,电网、铁路等领域混改将积极推进。(祝嫣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