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琼枝,银装素裹,绘就了冬季内蒙古的万千景象;地域风情、历史遗迹交相辉映形成了内蒙古冬季旅游鲜明的特色。冰雪资源极为丰富的内蒙古正在加快发展冬季旅游,打造冰雪版的“诗和远方”,让内蒙古的旅游从东到西火起来,一年四季热起来。

大雪节气,大兴安岭林海银装素裹。内蒙古大冰雪主题活动暨呼伦贝尔市首届冰雪文化运动旅游季在“中国冰雪之都”牙克石拉开大幕。


(相关资料图)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汽车轰鸣,冰雪旅游、运动赛事与寒地测试,一项接一项的活动让牙克石凤凰山滑雪旅游度假区重回喧嚣火爆场面。提升改造后的凤凰山滑雪场焕然一新,“踏雪寻梅”网红打卡点、灯光秀夜滑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了玩冰乐雪新场景。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做活做火冬季旅游,这一季,有呼伦贝尔美食文化展、我爱呼伦贝尔大雪原音乐会等文艺惠民展演,还有冰雪那达慕、冬季英雄会、冷极马拉松等文体惠民赛事活动,以及天天冰雪那达慕、我在草原过大年等文旅创新产品,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感受到寒冬冰雪带来的欢乐。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近年来乌兰察布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断发展壮大冬季旅游。

有“草原博物馆”美誉的乌兰察布,境内有高山草甸草原辉腾锡勒黄花沟草原、有神舟系列飞船着陆地格根塔拉草原、有被称为“太上老君炼丹炉”的乌兰哈达火山草原。冬雪飞扬之时,大草原变成了大雪原,乌兰察布打出“冰与火”碰撞的旅游口号。

郭晨慧2019年辞去北京工作,在家乡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创办了当地第一间民宿“壹蒙壹牧火山民宿”。郭晨慧说:“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民宿很快得到了游客的认可,逢年过节房源总被预订一空,今年在这里过春节的游客觉得火山民宿体验感太棒了。”

“旅游+”“+旅游”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无论是这个冰雪季打出“组合拳”的呼伦贝尔,还是依托得天独厚优势,书写冰雪旅游新篇章的乌兰察布,都可以看出内蒙古努力发展四季旅游的方向。

“内蒙古的冰雪旅游正在摆脱以往较为单一的模式,向着时尚化、多元化转型。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活动项目让消费者体味不一样的冰雪盛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合作处工作人员说。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变为现实,冰雪旅游也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2020-2021冰雪季,张家口市崇礼区接待游客235.02万人次,收入19.4亿元,周边省市冰雪经济的如火如荼证明冰雪产业是一个链条长、附加值高的“绩优股”。

“2021年,大河湾滑雪场共接待9万余人次。进入旺季后,春节、寒假每日接待4000—5000人次,高峰时期的营业额每日能达到20多万。”乌兰察布市大河湾滑雪场负责人刘金辉切身感受到冰雪热潮的来临。

随着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包括马鬃山、岱海等我区多个大型滑雪场有望迎来一个“火热”的寒冬,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滑雪”等冰雪主题词的搜索热度持续走高,马鬃山等滑雪场官方小程序上,不少游客都在咨询或预定滑雪套餐。

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说:“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冰雪与草原、森林、沙漠、河湖、温泉、文化遗迹交相呼应,自然资源与民俗生活、地域风情、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完美融合。但是目前内蒙古冰雪经济发展路径还比较单一,多产业融合不够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冰雪各关联行业新产品新业态短缺。今后,内蒙古要大力发展冬季冰雪旅游,推出冬季旅游黄金线路,举办冬季旅游精品活动,打造冬季旅游网红打卡地,发布冬季旅游优惠政策,努力将冬季体育运动、民俗文化与现代消费有机结合,融入民俗、演艺、文创、非遗、美食等项目,补齐冬季文化旅游产业短板。同时要强调区域部门之间合作,加快新型产品创新供给能力,围绕全域、全产业链谋篇布局。把冰雪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冰雪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等多产业植入旅游项目开发、旅游活动策划、旅游景区建设中,打造更多旅游IP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这是内蒙古冬季旅游乃至整个旅游产业清晰的蓝图。(记者冯雪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