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行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田畴交错,阡陌纵横,忙碌的农人掀起春耕的浪潮,山川到处是繁荣景象。
“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掐茶芽……”轻提、轻握、入茶篓,3月30日,平利县八仙镇狮坪村村民蔡松华正在茶园与采茶工一边唱着采茶歌一边采着明前茶。蔡松华告诉记者:“我们都是经过统一专业培训后上岗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3月,为有效破解农民外出务工难、企业就地招工难、产业季节性用工难的困局,平利县在各镇搭建以村集体经济出资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混合所有制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村集体统筹整合各类劳动力资源,对接企业常年招聘岗位和发展特色产业季节性用工需求,初步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全方位服务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机制。
平利县曾是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2020年3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为探索形成稳定连续的增收致富机制,我们在广佛镇试点打造了混合所有制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集政府、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为一体,联合广佛镇1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社会资本出资70万元占股30%,1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以‘三变’资金入股130万元占股70%。”平利县委副书记丁进君介绍。
为实现帮扶的精准性,平利县建立动态监测“一库三台账”(劳动力资源库和转移就业台账、未就业人员台账、重点对象就业帮扶台账),完善就业帮扶服务系统。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按照劳动力类别和县内季节性产业用工需求,统筹组织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对有技能有意愿的人统一组织外出务工,对脱贫基础不牢靠、缺乏致富技能的重点帮扶对象,采取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公益性岗位兜底等办法,尽可能将他们安置在某一产业链上,使其获得稳定收入。
“每年采茶季,很多茶农采完自家的茶就闲在家里,而茶叶大户却找不到技术娴熟的采茶工,两头着急。”长安镇众易乡村建设服务公司负责人周培兵介绍,镇里按照采茶大户的采茶标准,对茶农进行统一培训,既解决了采茶大户的用工需求,也为附近茶农增加了务工收入。
平台搭好了,底子摸清了,原本零散、无序的村民务工就业,就能以劳务公司为桥梁,转变为统一派遣、高效对接、稳定就业的规范劳务产业。自去年3月份试点运营以来,平利县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期1437人,职业介绍987人,劳务派遣1082人,服务茶企、茶叶大户、烤烟大户105家。“平利县正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创新经营服务领域,以带动更多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平利县县长陈华表示。
顺着茶园步行向下,广佛镇太平河堤旁的花式围墙、花园式停车位将小镇装扮得格外靓丽。“这花式围墙可是我一砖一瓦砌出来的。看着村镇在自己手里翻新变样,别提多高兴了。”2022年2月,在外做泥瓦匠的塘坊村村民罗江回到家乡,“当时特别怕在家待业,没想到刚回来就碰上了好政策,培训完直接上岗,现在老婆孩子都在身边,幸福感直接拉满。”
广佛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整合各类劳动力资源等,设立了产业、基建、农机、保洁、家政、文化6支服务队和电子商务服务队,聘请大学教授和退休专家组建团队,利用微信群收集需求信息、下达服务指令。这样,平台既能针对企业、农户等各类主体的不同需求,开展专业精准的服务,又能承接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化下乡等项目。
截止到2022年底,仅广佛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就承接示范村建设项目15个,开展文化下乡、政策宣讲5场次,承接环卫保洁1个集镇,垃圾清运服务到每一个村(社区)。短短9个月,乡村建设公司各项收入合计855.96万元,盈利144.86万元,集体经济收益101.4万元,集体经济投资9个月收益率在78%以上,取得了政府、公司、集体、农户“四满意”效果。
截至目前,平利县共整合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1354万元,吸引社会投资701万元,成立了12个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带动2167人就业,人均增收约3500元。
“通过不断实践,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实现了以项目养平台、以平台做服务,把人力资源有效组织起来服务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政府服务和群众增收探索了持续稳定的新机制。”平利县委书记杨军表示。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李洁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