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自热火锅、羊杂,到热一下就能吃的烤羊腿、煎牛排,再到现在的速冻烧麦、莜面鱼鱼……这几年,各类预制菜产品层出不穷,这些半成品菜经过简单的加热和蒸炒,几分钟就能上桌,制作方便、营养美味,预制菜正在成为内蒙古消费者的新选择。

方便美味 价格实惠


(资料图)

4月13日,记者实地了解了呼和浩特预制菜的品种和价格。在各大超市,不少预制菜受到消费者青睐。有市民餐桌上常见的小酥肉、红烧丸子、干炸里脊、火锅、卤香焖面,也有烧烤店的牛羊肉烤串,火锅店的茴香油条等。这些预制菜种类丰富,价格也实惠,牛羊肉烤串价格普遍在35元/袋,红烧丸子30元/袋,鸡米花和原味鸡块13元/袋,小酥肉16元/袋,干炸里脊18元/袋。

品种繁多的预制菜

预制菜美味且方便

记者看到,除了这些简单方便的预制菜,还有饭店常卖的家常菜,如水煮牛肉、蒜香小排、酸菜鱼、意大利面等。预制菜也并不是只有家常菜,还有佛跳墙这样的传统名菜。市民高女士对记者说,自己不会做饭,平时都在外面吃,节假日的时候就会购买这些预制菜,既方便又美味。她说:“预制菜很适合上班族快节奏的生活,买预制菜回去加工很方便,味道和饭店的没啥区别。”

近一年来,市民李娅的早餐中增添了几个新品种,手抓饼、烧麦、水晶虾饺、皮蛋瘦肉粥……每天的早餐更丰富了,多亏了这些半成品。李娅说:“这些食物,商家提前完成了大部分制作步骤,我只需要放进锅里蒸一蒸、煎一煎或者用开水冲泡,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早餐,太方便了。”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瓦窑批发市场经营预制菜的经销商李阿龙告诉记者:“预制菜就是将食材按照标准化配方进行清洗、切制、配料、包装等工艺制作,生产出来的食品就称为预制菜。预制菜也可称为方便菜肴制品。”

企业纷纷发力研发新产品

随着预制菜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内蒙古许多企业开始发力预制菜的生产和销售,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4月15日,记者来到德顺源桥华店,这里的速冻烧麦卖得非常好,不少消费者在店里用餐后都会买上几盒烧麦带回家,还有不少消费者线上下单购买。在抖音平台上,德顺源的羊肉大葱烧麦5盒装的已售出9099盒,10盒装的已售出2880盒,其他口味的烧麦销量也都在3000盒左右。

“我们好几年前就在摸索着做速冻烧麦,市场反响较好,尤其是2020年春节以来,特别受消费者欢迎,最多的时候,直播一小时就卖出10万元烧麦,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市场对预制菜的需求非常旺盛。”内蒙古德顺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强告诉记者,为了发展预制菜,企业投资建设了中央厨房,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卫生、食品安全等环节,除了速冻烧麦外,还研发了羊杂、过油肉、炖牛肉、炖羊肉、带鱼等预制菜,消费者购买后,只要简单加热或烹饪就可食用,省事又美味。

将刚出锅的红烧猪手制作成预制菜

内蒙古御盛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也加大了对预制菜的技术、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新品种。记者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加工、生产牛羊肉制品。公司销售负责人张宇告诉记者,公司年生产2100吨牛羊肉制品,近几年预制菜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为此他们选用内蒙古优质牛羊肉,先后研发了10多种预制菜品,红焖羊肉、羊杂、烤羊腿、手扒肉、烤羊排等预制菜品的销售网络,在整个北方地区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研发团队还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配方,推出更加健康、美味的菜品。“今年我们改进了烤羊腿的口感,消费者可以吃到和现烤羊腿一模一样的味道。”张宇说。

近年来,内蒙古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不仅带动本土农畜产品的销售,而且已经成为推动农牧业产业全链条升级的重要路径。2022年,全区预制菜企业已经发展到100多家,产值达30多亿元。

亟待出台预制菜行业标准

制作方便、营养美味的预制菜正在成为消费新选择、投资新热点和产业新赛道,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规范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加强监管、规范,打通物流运输难点,才能使内蒙古的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内蒙古德顺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强认为,预制菜品不仅普通家庭需要,同行餐饮业的市场需求其实更为可观。不过,内蒙古的预制菜发展也受到了市民接受程度、物流运输运费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因素的制约。他认为,需要对没有取得预制菜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小作坊加强监管,不能让无证商家生产的卫生条件和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的预制菜流入市场。

工作人员手切烧麦馅

内蒙古御盛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负责人张宇也表示担心预制菜的产品质量问题。他认为,2023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后,肯定会有很多企业加入到预制菜行业中来,然而目前市场缺乏规范以及制作标准,当参差不齐、没有质量保障、价格低廉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时,会造成市场混乱,对企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都不利,因此亟待出台行业标准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预制菜需要在短时间内保持新鲜度和口感,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物流技术和设施要求较高,目前内蒙古地区的物流运输成本较高,线上销售受到制约,亟待优化。

大力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

2023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新定位、新标准、新机遇,预制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公众视野,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高度重视预制菜肴产业发展,引入广东、山东、四川等预制菜产业发展先进省份的经验做法,预制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不仅带动农畜产品价格上涨,而且已经成为推动农牧业产业全链条升级的重要路径。2022年,全区预制菜企业已经发展到100多家,产值达30多亿元。

用本土牛羊肉制作预制菜

接下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将从三方面发力,大力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首先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预制菜产业,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围绕自治区特色食品,以转化牛羊肉为重点,以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速冻类、卤类为主产品,筹措资金,通过“奖补”方式支持有基础、有实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无不良征信、产品竞争力强的自治区级以上预制菜加工龙头企业。其次,支持预制菜产品研发,通过推动传统菜肴、地方特色食品与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结合,挖掘“蒙餐”等资源优势,丰富预制菜产品种类。此外,还将召开内蒙古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通过产品展示、招商、购销、体验、研讨等活动,加强产销对接,并与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尽快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明确行业准入条件,并通过公开通报、风险评估等级、引入社会监督等举措加强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文·摄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刘 惠 刘 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