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业保险亦成为金融保险企业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太保坚定践行企业责任担当,因地制宜地创新开发涉农险种,不断提升农险产品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增强农险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广大农民朋友织密“防护网”。


(资料图)

科技赋能农险,让农民种上“放心田”

三四月份,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种植的荔枝龙眼正值盛花时节,漫山遍野的荔枝花绽放如花海,美不胜收。此时正是决定一年收成的关键时期,若是遇到连续低温暴雨便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甚至失收,严重影响农户的种植收入。

中国太保产险创新性地推出了荔枝龙眼花期气象指数保险并成功落地,为荔枝龙眼种植户保驾护航:当日降水量≥30mm时,或者低温连续2天及以上的日平均气温≤16℃,便可触发理赔,每亩最高可赔付3000元。

“有了保险兜底,我们就放心了。就算来了暴雨,也不至于血本无归!”当地的农户欣慰道。

同样在沿海地区,汕头气候多变、气象灾害频发,高频的极端降雨及气温变化让当地的菜农苦不堪言。为保障当地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有效稳定菜蓝子供给,中国太保产险在汕头率先推出蔬菜气象指数保险,针对标的所在区域澄海区,通过收集近五年气象数据,提交精算报告,通过该产品,降低农户种植过程的风险。目前已为澄海区溪南镇农户72亩露地蔬菜,提供暴雨、强风、高温、低温在内的气象事件风险保障。

近年来,中国太保凭借专业优势,运用高科技风险服务工具,为农户在台风、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减轻损失提供保障。截至2022年末,中国太保累计开发气象指数保险超50 款,总保额达 31 亿元。

“保险+服务”新模式 保到农民心坎儿上

“去年我家 950 亩甜菜获赔了 6.45 万元,今年开春就不用为春耕生产资金发愁了。”看到“保险+期货”理赔资金到账,来自新疆伊犁州昭苏县的甜菜种植户曹洪全高兴地说。

和曹洪全一样,在今年年初,昭苏县 292 户甜菜种植户全部收到了郑州商品交易所 2022 年伊犁昭苏甜菜“价格保险+ 期货”试点项目的赔款,共计 561.91 万元。

甜菜产业是昭苏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经济作物,甜菜种植与生产过程中除了会遇到自然灾害外,还会因国际糖价变化,引发甜菜收购价格的剧烈波动。为有效保障昭苏甜菜 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中国太保产险新疆分公司创新运用“保险+期货+订单农业”模式,为农户提供白糖价格 5597 元/吨的上涨风险保障,为农户甜菜的收购价格兜底。

“这份保单不但保证了甜菜收购底价,还能在甜菜价格上涨时提供收益保护,这可是保到农民心坎儿上了。”曹洪全说,“有了这份保障,今年我就敢放心大胆地种甜菜了。”

在河南安阳,生猪养殖户田现娥收到理赔款到账的短信后,脸上难掩喜悦的笑容:“两万多的期货保险理赔款到账了,这个期货保险让我觉得真踏实!”

2022年10月,中国太保产险在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成功落地2022年安阳三县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选取了23户生猪养殖户投保生猪目标价格指数保险,为4603头生猪提供1026万风险保障,养殖户自缴保费金额19.5万。随着项目到期,该项目已进入陆续理赔阶段,最终实现赔付金额45.7万元。

随着“保险+期货”模式在安阳的生根、开花和结果,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像田现娥一样,享受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红利。有了“保险+期货”这个坚实的保护伞,当地的养殖户再也不用担心因生猪价格波动而造成损失,生产经营更有信心,生活更有了奔头。

农业保险的提质增效,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力。中国太保坚持创新和服务引领,加强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截至 2022 年末,中国太保已累计开发逾 3500 款农险产品,实现农林牧渔全领域产品全覆盖,提供各类农险保障 6,652 亿元;承保近 180 个“保险 + 期货”项目,为 150 万户农户提供保障。未来,中国太保将继续发挥主业优势,扎根服务三农的热土,为深入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以上图由中国太保提供 授权给中国网财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