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线讲述】
大学毕业后,我先后从事移动端开发、后端全栈开发工作,也做过高级系统架构师。2020年,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在工业领域,仍存在大量需要依靠老师傅用五官与触感来完成的传统检测场景。我们年轻人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能把“工业六感”技术应用其中,就能代替人工,解决这些问题。找准“痛点”后,公司成立了工业智能业务部,我有幸加入这个部门,跟随团队开启了创新探索。
这一过程并不容易。我们曾与国家电网联合开展了一次有关智能制造的技术攻关。大家花了几个月时间,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如果施工过程中机器出了故障,工人只能通过人耳听来判断症结所在。这样做的可靠性很低。于是,我们联合国网安徽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共同组建了声纹柔性研发团队,开启了一项漫长的电力设备声纹研究。
要精准测量“电力声纹”并非易事,恶劣天气、环境噪声都会严重影响声纹采集质量,甚至损伤传感器。我们在变电站整整驻扎了一年,在或高温暴晒、或积雪覆盖的严苛环境下反复测试,工作服经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终,我们确定了适用于电力设备监测的传感器技术参数,迈出了电力声纹识别的第一步。
更多成绩接踵而来:我们团队参加了国际声学场景和事件检测及分类挑战赛,联合讯飞AI研究院、中科大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声音事件定位与检测”赛道获得冠军;牵头研发出可直接检测到设备异响位置的国产声学成像仪,打破国外关键技术垄断,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和检修速度。
回首自己的成长,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个时代给青年干事创业提供了平台,让每个有想法、敢创新的人唱主角、挑大梁。一个人散发的只是微光,一群人相聚才是火焰。愿每个有志于科技创新的青年都能坚定拼搏,奋楫扬帆、逐浪远航。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张士英、苏雁、周仕兴、常河、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记者 李晓 记者 张士英 记者 苏雁 记者 周仕兴 记者 常河 记者 王斯敏 记者 季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