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作为传统意义上中国的消费季,2023兔年春节在延续了年初元旦的反弹之势后,春节消费在旅游,影视到餐饮,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新一年经济增长,消费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扬眉吐气换新颜 旅游撑起复苏的大旗
兔年来了,旅游产业扬眉“兔”气了。今年的春节假期,从白雪皑皑的北国滑雪度假村,到温暖湿润的南方滨海休闲地,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于各大景区,期盼已久的旅游市场复苏景象如约而至。
(资料图片)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10739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73.5%。
探亲访友、旅游过年、民俗体验、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在春节假期集中释放,出游规模、消费结构、服务质量和市场主体获得感等指标持续向好,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旅游相关企业455.1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55.8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14.03%;从近三年(2020-2022年)旅游相关企业新增注册增速来看,2021年达到28.5%,位列第一;
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苏以42.7万余家位列区域首位;广东、贵州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41.7万余家以及35.5万余家;
春节爆发也仅仅是个起点。随着游客旅游消费信心和消费潜能将加速释放,2023年的旅游市场将见到可观的复苏。随着未来国际航班逐渐增加,海内外出行便利度愈发提高,预计到今年五一能看到明显的市场爆发。
久违的热闹景象 大小银幕回温回归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了久违的人头攒动,市场取得开门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晚21时30分,2023年春节档票房67.34亿元,超过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观影总人次1.29亿,总场次265.37万。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更丰富,风格更多元,实现了票房与口碑双丰收,有力印证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消费潜力,极大提振了市场复苏的信心。
在春节氛围的加持下,影院与商场互相引流,电影市场与线下商业复苏回暖同频共振,形成了人气旺、市场暖、消费热的良好氛围。天眼查数据显示,影院相关企业6.7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8,500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14.7%;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以8,39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北京、江苏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5,710余家以及4,110余家;
除了大银幕外,春节的影视剧也是精彩纷呈,好不热闹,扫黑除恶、硬核科幻、国风动漫轮番上阵,为宅男,宅女们奉献了一顿大餐。虽然2023假期余额已耗尽,但好的佳作也能陪伴打工人开启新一年的工作。
烟火气有你我的贡献
自古,民以食为天,春节更甚。“团圆年”更是加速堂食消费回暖。堂食消费主力,各地餐厅烟火升腾、人气爆棚,餐饮“春节档”强势回归。天眼查数据显示,餐饮相关企业1386.2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217.9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18.7%;从近三年(2020-2022年)餐饮相关企业新增注册增速来看,2021年达到21.2%,位列第一;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以131.7万余家位列区域首位;山东、四川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100.6万余家以及90.3万余家;
春节返乡与节后外出游玩的流动热潮,带动异地消费快速增长。美团数据显示,异地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76%。其中,三亚、成都、重庆、大理、北京等地成为异地消费者堂食订单量最多的前5座城市。从成都吼堂老火锅、长沙文和友到北京四季民福烤鸭店,多家餐厅客流爆满,不断刷新的叫号提示,正是堂食餐饮消费快速回暖的缩影。
新年就有“新”的样子 新青年过起“新年俗”
新年自然要有新气象,“热气腾腾”的春节假期,多元玩法持续涌动,新消费新场景蓬勃发展,优质供给激发消费活力,为服务零售提质升级提供全新动能,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春节假期,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尾波冲浪、提灯夜游、雪橇冰车、欣赏火龙钢花等小众玩法走俏。来一场围炉煮茶,成为露营爱好者春节度假的“新宠”,露营+围炉煮茶等户外消费在冬日依旧火爆。
观影、看展等本地探索也在持续升温,汽车影院、展览以及桌游相关订单量均呈现翻倍增长。看展已然成为“新年俗”。据商务局统计,春节假期,成都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接待市民游客31.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9.7%。
今年春节消费走热,为全年发展开了好头、起了好步,对于2023年消费提振起到了重要的“信心催化剂”作用。春节假期期间,服务零售稳定、向好的供需预期,成为行业发展和市场复苏的坚定力量。
翻译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