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网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刘 惠)6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内蒙古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区12个盟市的83个旗县(市、区)分布有荒漠化土地,面积88966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14%;有92个旗县(市、区)分布有沙化土地,面积59723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3.66%。

监测成果表明: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程度连续“双减轻”。与2014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相比,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2415万亩、1459万亩,实现了连续四个监测期持续“双减少”。内蒙古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591万亩,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851万亩,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4326万亩,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5354万亩;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2199万亩,重度沙化土地减少3231万亩,中度沙化土地减少1524万亩,轻度沙化土地增加5495万亩。

另外,内蒙古沙化土地植被盖度稳步提高,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改善加速”,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增强、稳中向好”。

据介绍,为准确掌握荒漠化、沙化土地状况,国家每5年组织各省(区)同步开展一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内蒙古的第六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从2019年7月正式启动,并与国土“三调”数据衔接,到2021年底完成了实地勘察、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等各项工作,2022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建立了数据库,制作了专业图表,编撰了专题报告。

下一步,内蒙古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配合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把“三北”等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内蒙古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