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人们的旅行休闲热情空前爆发,内蒙古各地各大景点都迎来了客流高峰。“五一”假期究竟火爆到何种程度,从记者了解到的方方面面的统计数据中可见一斑。


【资料图】

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81.24万人次

记者5月4日从内蒙古文旅厅了解到,“五一”假期期间,内蒙古旅游持续火爆,开放的304家旅游景区人气爆棚,累计接待游客481.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06亿元,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较2022年同比增长600%以上,且均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赤峰市玉龙沙湖景区、成吉思汗陵景区、万家惠欢乐世界等景区前三日游客接待数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2065%、1610%和1384%。多数景区游客人数达到或接近景区核定承载量,准格尔旗黄河大峡谷、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包头古城、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区等为提升游客体验感,采取限流、分流措施或延长开放时间,引导游客错峰出行。

赤峰市宁城旅游踏青之旅(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厅)

5天假期,响沙湾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1万人次,同比增长882%;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接待游客40万人次,同比增长972%;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接待游客10万人次,同比增长344%;鄂尔多斯草原接待游客7万人次,同比增长945%。呼和浩特市大召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恼包村接待量均在50万人以上。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天乐园景区接待游客15万人次。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区接待游客7.5万人次。包头南海湿地景区接待游客7.4万人次,二连浩特国门旅游区和地质公园两个国家4A级景区接待人数均创历年五一假期最高。自边境口岸开关以来,入境游客已达22万人次,满洲里、二连浩特入境游客均创历史新高。

鄂尔多斯市响沙湾莲花度假酒店(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厅)

据了解,“五一”假期期间,全区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加大景区市场供给力度,共推出“相约草原·携手春天”300余项文旅活动,多家旅游景区推出门票减免等多项优惠措施,满足区内外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多种需求,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各级文旅部门24小时值班值守,并以部门联合检查、盟市互检等方式,对旅游景区、重点场所、大型活动开展安全督查和执法检查,营造安全温馨的旅游环境,竭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全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区“五一”假日旅游市场整体快速回暖,安全有序。

博物馆接待线下观众约66.86万人次

记者5月4日从内蒙古文旅厅了解到,“五一”假期,内蒙古自治区备案博物馆活动精彩纷呈、人气高涨,接待线下观众约66.8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内蒙古多个博物馆提前做好准备,用精彩的展览、饱满的姿态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内蒙古博物院推出《大汉气象——中国汉代画像艺术展》、《交融汇聚》等展览、赤峰博物馆推出《江南生活美学》展览、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推出《长城与文化自信》展览、阿拉善博物馆推出《大漠史刻·居延汉简》展览等,使市民及游客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在“打卡”中欣赏奇珍异宝,在体验中感受文化熏陶。

内蒙古博物院外排起长队(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厅)

同时,内蒙古多家博物馆还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文物魅力。内蒙古博物院开展“文化嘉快闪庆五一”、NPC沉浸式讲解、“北疆琴声扬”、互动空间等多个主题活动,包头博物馆组织“即将消失的劳动工具”劳动节主题活动,红山文化博物馆开展《日出红山Ⅱ》沉浸式博物馆探秘活动,内蒙古兵团博物馆开展知青、兵团怀旧研学旅游,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举办“我们的节日——劳动节手工制作青铜工具”活动, 乌海市博物馆推出考古小博士、雕版印刷体验活动。

另外,一些博物馆推出红色展览、红色研学活动等。多个单位在集宁战役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辽市博物馆开展红色沉浸式剧本主题党性教育活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开展“唱美丽内蒙古——‘祖国有我’手势舞”、“画美丽内蒙古——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五一”红色研学项目,让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重温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力量。

精品展览吸引游客(图片来源:内蒙古文旅厅)

据了解,此次小长假是今年第一个观众参观高峰,一切工作井然有序,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下一步,全区博物馆将不断推动文物资源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持续满足多样化的文旅需求。

白塔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5.3万人次

5月4日,记者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了解到,“五一”假期,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1445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5.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4.8吨,日均分别为289架次、3.1万人次、81.0吨,其中,货邮吞吐量已恢复至2019年“五一”假期的107.1%。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进出港平均客座率达75.5%。

“五一”期间机场迎来客流高峰

据介绍,“五一”假期的客流高峰集中在4月29日和5月3日,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3.5万人次和3.3万人次。同时,由于大量旅客会选择提前出行,因此,机场4月26日~4月28日的日均旅客吞吐量已达到3.5万人次,其中,4月28日的旅客吞吐量为3.8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2%。

“五一”小长假期间,旅客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区内的赤峰、呼伦贝尔、通辽、锡林浩特等城市,以及区外的南京、广州、郑州、西安等地。呼和浩特-石家庄-杭州、呼和浩特-太原-福州、哈尔滨-呼和浩特-广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南京、呼和浩特-郑州-广州、呼和浩特-二连浩特等航线的出港客座率均达到90%以上。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共发送旅客128.1万人次

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获悉,今年五一假期旅客运输工作从4月27日持续至5月4日,共计8天。内蒙古中西部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共发送旅客128.1万人次,日均16万人次,其中4月29日发送旅客22.6万人次,创单日发送旅客数量历史新高。

从客流方向来看,内蒙古中西部出行主要集中前往北京、青岛、西安、成都等旅游热门城市方向,出行高峰出现在4月28日和29日。回程客流高峰出现在5月3日,主要集中为自治区域内各城市间短途客流。旅客出行高峰期间,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实施高峰列车运行图,4月27日至5月4日均开行列车237趟,较平日增加32趟。其中日均开行进京高铁和动车组列车70趟、城际动车组列车50趟、跨区域长途旅客列车72趟,并对热门线路列车和高峰时段动车组进行扩编加挂和重联运行,有效保证了旅客出行方便、温馨。

文/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马丽侠刘睿郑慧英首席记者查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