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天高云淡。
(相关资料图)
9月6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伊和乌素苏木敖楞布拉格嘎查,见到白月虹夫妇时,他们正坐在家里用手机查看自家羊群活动轨迹和草场周边的情况。
“一切正常。”白月虹的丈夫宫城峻乐呵呵地说,并向记者展示摄像头监控的画面。“看得非常远,清晰度也很高,特别方便。”
“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这是传统畜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近几年,受益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化畜牧业得以不断发展和创新,不仅为牧民创造了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更深深地改变着他们的生产方式。
伊和乌素苏木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玉米等秸秆类作物种植面积广,为羊群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但曾经一段时间,农畜产品品牌“小散乱”,优质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卖不上好价钱,困扰着当地群众。
“过去养殖,只追求数量,不提高质量,而现在养殖方式和效益都大不一样了。”白月虹一个劲儿地招呼记者去她家的牧场参观,眼前这个女人淳朴又腼腆,但只要打开话匣子,就离不开“羊”。
刚开始养羊时,都是粗放式养殖和加工,白月虹夫妇养了100只白绒山羊,起早贪黑地干,一年到头纯收入也就5万元左右。“当时嘎查里有人笑话我,羊也养不好。”宫城峻说,听到这些话,他心里不好受,但这也更激发了他做大做强羊产业的决心。
经过几年的摸索,2015年5月18日,白月虹夫妇注册了马拉沁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他们在杭锦旗开起第一家线下体验店,将羊肉简单分割后快递给老客户,这一年也是他们迈入市场化的第一步,当年就见到了收益。
2018年,宫城峻开始找代加工企业,将白条羊进行精细分割,1斤羊肉的价格也涨到了35元,羊排、羊腿部位的价格还会更高一些。随着他们养羊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社开始吸纳周边的牧民加入。截至目前,已经吸纳带动57户牧民,山羊数量达2万余只。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去年合作社出栏了150只羊、收购了30吨羊肉,纯利润达到75万元,比起10年前,收入增加了近10倍。”白月虹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开始建设自己的羊肉精细分割车间,满负荷运转日可分割120只羊,估计产值能突破500万元。
眼下,合作社即将迎来产销两旺的时节。经过10几道工序精细加工的多种山羊肉产品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市场。
“玩转”微信、快手后,宫城峻发现了新商机——网络可以把山羊肉卖到更远的地方。网友“开心果姐姐”在广东东莞经营着一家肉铺,销售的就是宫城峻家的羊肉,草原上散养的山羊,能及时通过冷链运输到经济发达的东莞。
“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奔着目标脚踏实地地干,成功也不是啥难事。”宫城峻看着小羊羔,眼神坚定。
据了解,白绒山羊作为杭锦旗唯一具有自主供种能力的家畜品种,2021年全旗牧业存栏达144万只。伊和乌素苏木紧紧抓住农牧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农牧业优势,围绕“优配套、深加工、扩渠道、提品质、强品牌、推示范”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了农牧产业多点开花。
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如今,杭锦旗一条连接城乡、不断延伸的山羊全产业链条初见雏形,让处在链条环节中的养殖户、加工厂、流通户一起“发羊财”。(记者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