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资料图片)

在宁夏北部,大片盐碱地像皮癣一样覆盖平原,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就是不出粮。我所在的大武口区有6万亩耕地,一半都是中重度盐碱地。放块砖头在田里,个把月就能变成盐碱疙瘩。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部山区4万多移民陆续搬迁到这里。可是,因为盐碱地种粮填不饱肚子,不少人又返回大山。2008年,这里建成了1400多栋蔬菜温棚,可换过的土壤不久便返碱返盐,好不容易长成的蔬菜因品相不好卖不出去,成了“烫手山芋”。大家纷纷弃棚,外出打工。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带头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找问题、寻专家,试了无数遍,都没能从根儿上解决问题。后来,我们以盐碱地蔬菜温棚作为试验田,逐步探索出客土沙培、高垄栽培、秸秆反应堆、蚯蚓生物等综合改良盐碱地设施农业的新技术。我们还尝试应用秸秆,既调节土壤结构、防治病虫害,也实现了增产促收。土壤改良后,第一茬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提升了一大截,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返乡种菜。

种地的移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我就把专业术语编成顺口溜、做成小卡片、制成小册子,用“大白话”面对面讲解,在田间手把手演示,农民看得清、听得懂、学得会,热情特别高。也有些农民担心有风险,不敢放手试,我就入户拉家常,跟他们聊种植,还给他们一些新肥料和新品种免费试用。渐渐地,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纷纷加入进来。

科技兴农,需要更多专业力量。我们吸纳年轻技术人员加入科技志愿服务队,挑选30个科技示范户组成“田秀才”科技服务队,通过“传帮带”推广农业技术,还和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合作,成立了3个农业科技专家小院,联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前两年,隆惠村引进香菇地表种植,种出的香菇颜色发黑、表皮发黏。我请来专家“问诊把脉”、现场指导,将香菇改为立体栽培,不仅产量大幅提高,优质品率更是超过了50%。2022年,隆惠村香菇产业实现收入50多万元,往日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摇身一变成了乡村振兴样板村。

这些年,我还为农民积极争取项目,推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绿色保健“大处方”技术等20多项,推广8项盐碱地蔬菜绿色生产技术,500多栋盐碱地温棚成了高效农业的样板,有机肥改良盐碱地2万亩,新建设施蔬菜基地1000多亩,建成永久性蔬菜基地4000亩。

我相信,有了农业科技这根致富“金扁担”,盐碱地上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张胜、龙军、禹爱华、王建宏、张文攀、任爽、李宏、张国圣、李慧、王斯敏

员 杨云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