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指导日本未来安全战略和防卫政策的调整。从这三份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看,日本安保战略将迎来重大转向:紧抓自卫之“盾”的同时,加紧锻造具备攻击能力之“矛”。

这三份文件鼓吹地区安全威胁,将中国定义为“迄今为止最大的战略性挑战”;鼓动大国战略竞争,视所谓印太地区为重要博弈舞台;鼓噪积极扩军备战,要求打造防区外防卫能力,彻底脱离“专守防卫”束缚。日本将在未来5年大幅增加防卫开支,谋求在美联盟体系和作战运用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文件中体现的三大调整尤其值得警惕。

一是构建所谓“举国防卫体制”,从根本上转变安全保障思路。日本《国家防卫战略》将“举国防卫体制”定义为“综合日本所拥有的外交能力、信息能力、经济能力、技术能力等各项能力,体系化组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打造”的防卫体制。这与《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泛化至经济、技术等领域的安全保障概念相呼应。实际上二者都遵循美国所谓的“全政府、全社会”路径,谋求集中各方面资源,统筹各级政府、民间机构乃至个人力量,模糊平战界限,意图使包括战争动员在内的日安全保障机制和能力得到彻底转变。

二是打造更强作战能力,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量。日本致力于打造防区外防卫能力、综合防空反导能力、无人防卫能力等七大作战能力。其中防区外防卫能力虽冠以“防卫”之名,但本质上是日本政府图谋已久的“对敌基地打击能力”。为构建此能力,《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明确要求提升“12式”岸舰导弹能力,发展高速滑翔导弹和高超声速导弹,并要求在潜艇上搭载用于发射防区外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日本意在拥有中远程打击能力的基础上,同步提升对大陆腹地战略目标的打击效率。此外,自卫队将通过多种方式逐步补齐其在指挥控制、远程打击、后勤补给等作战流程的短板,实现由“盾”向“矛”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拓展对外安全合作,从根本上提升联盟体系内地位。日本这三份文件均视强化日美同盟为落实安全保障与防卫政策的重要路径,未来日本对外安全合作也将围绕此展开。具体而言,日本首先巩固并调整日美同盟,通过联合演训、部队互访、高层对话等,提升自卫队与美军互操作性和信任度,并根据自身能力实际,调整包括同盟协调机制在内的日美分工。其次,日本将深化与澳、印、韩、北约等美重点盟伴国家和组织合作,开展频繁的外交与防务对话,完善防卫装备与技术转让协定、联合装备开发等安全合作机制等。最后,加强与东南亚地区、印太枢纽国家交流。《国家防卫战略》明确指出,将就对太平洋岛国海岸警卫队等非军事组织展开“能力构筑支援”进行探讨。相关举措将进一步巩固日本在美联盟体系中的“次轴心”地位,织密印太盟友伙伴网络。

日本安全战略和防卫政策的调整无视历史教训和国际现实,既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也是日本政客与党派权力斗争、日美同盟共同孕育的“怪物”,并未切实考虑日本普通民众利益和国家长远前途命运。

今天的日本被慕强思维牵着鼻子,受制于“脱亚入欧”传统。相关调整看似实现诸多突破,实则延续冷战思维,照搬美遏华路线。如不改变,日本将走上穷兵黩武、以邻为壑的道路。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刘一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