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18.640, -0.01, -0.05%)日前宣布,旗下高端养老社区“太保家园”普陀康养社区将于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
(资料图片)
近年来,险企纷纷布局“银发经济”,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险企涉足养老社区领域。除了五大上市险企,泰康保险、中国太平、大家保险、光大永明人寿、君康人寿、合众人寿等险企也在纷纷尝试。
多家险企忙布局
日前,中国太保宣布,太保家园普陀康养社区将于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据悉,太保家园为中国太保旗下高品质养老社区,共有三大产品线,分别为国际颐养社区、国际康养社区和国际乐养社区。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不少险企推出的养老社区多定位于高端市场,以“打造高品质养老社区”“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等为口号。
例如,中国太保规划在长三角、大湾区、环渤海、成渝及中部地区落地多个颐养、康养、乐养型高端养老社区项目。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在11个城市落地12个“太保家园”养老社区项目,开工面积71.6万平方米,储备床位约1.2万张。
泰康保险已完成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等26个核心城市连锁医养社区和康复医院的布局。规划总地上建筑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可容纳约6.6万名老人,规划超4.3万个养老单元以及约2500张医疗床位。
也有险企将高品质养老社区与普惠型社区养老社区相结合。
中国人寿(28.710, 0.17, 0.60%)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正加快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发展模式。目前,公司已设立200亿元大养老基金,并打造高品质养老社区国寿嘉园·乐境(天津)、国寿嘉园·雅境(苏州)、国寿嘉园·逸境(三亚)、乐城馨苑康养中心(博鳌)等,以及位于深圳的普惠型社区养老项目国寿·福保社区颐康之家、国寿·康欣社区颐康之家、国寿·盐田区悦享中心和悠享家健康护老中心等,探索新型养老服务。
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服务联动
业内人士表示,养老社区项目可以在负债和资产两端对相关险企产生积极贡献。从负债端看,养老社区可以通过挂钩保单销售的方式,实现与保险主业的良好协同。从资产端看,养老社区投资模式与保险资金长期性具有天然匹配性质,养老社区项目在保障理想入住率的情况下,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稳定可观的收益,对于提升投资收益表现和资金运用效率也具有重要作用。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保险行业布局养老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保险+养老”模式可带来保险增量,促进大额保单销售,有助于高端客户经营;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需寻找稳定的投资回报,而养老社区经营现金流稳定,需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资金特征匹配。
从目前情况来,已布局养老社区的险企大多采用“保险产品+养老社区”模式,即购买旗下保险产品可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享受免押金入住权、优先入住权等权益,以此来实现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服务的联动。对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保费相对较高,门槛价格多为百万元级别。对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多为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客户可以通过买保险来锁定未来的入住权。如果养老社区接受交大额押金入住,一些年龄较大的客户可选择交大额押金入住,不用买保险。”
海通证券(8.420, 0.03, 0.36%)分析师孙婷分析称,通过开办养老社区,将保险产品与康养服务充分融合,有效匹配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与保障需求,可以实现养老社区收益提升与保单数量、规模的增长相统一。
综合实力比拼
据了解,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有“重资产投入、轻资产投入、轻重资产投入结合”三种模式。重资产投入模式,一般是自建社区。轻资产投入模式,一般是寻找第三方合作社区,保险公司更多的是提供康养服务。
“养老社区的核心在‘后续运营和持续照护服务’,主要盈利来自于长期租金收入和资产升值,现金回流速度慢,在开发和运营阶段均需要有稳定、长周期、 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做支持。重资产投入模式取决于公司的资产规模,保险公司的角色往往是‘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合为一体。”光大证券(13.420, 0.03, 0.22%)分析师王一峰分析称。
记者观察发现,早期进入养老社区领域的保险公司大多采取重资产模式,近年来,轻资产或者轻重并举的模式更受欢迎并有望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养老社区比拼的不单是硬件设施,还有人才、运营管理、养老护理服务等综合实力。
“国内养老社区领域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人才,尤其是专业的养老照护人才,这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照护。”太保寿险深圳分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