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的一篇环境学模型研究认为,大气微塑料或能通过反射阳光辐射对气候有微小的冷却效果,但是由于塑料持续在地球环境中累积,未来可能会展现更强的气候效应。这些发现是首次对大气微塑料的直接全球气候影响进行计算的结果。
微塑料正在成为全球大气中广泛的污染物,其体积小、密度低,可以通过风绕地球传播。而微塑料的危害,正是体现在其颗粒直径的微小上,体积越小,意味着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更高,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也越强。这也是它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英国伦敦是目前测量到大气微塑料浓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偏远地区也都发现了微塑料:今年一月份一项研究计算得出,整个北极地区的污染物分布为每立方米约40个微塑料颗粒。合成纤维是微塑料的最大来源(占92.3%),且大部分由聚酯组成。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人工产品。
科学家们现已知大气气溶胶会通过吸收和散射辐射,加热或冷却地球气候。但是,从微塑料走入人们的视野中以来,大气微塑料的辐射效应和相关的全球气候影响,科学家们尚不清楚。
包括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科学家劳拉·里弗尔及其同事在内的研究小组,此次使用气候建模判断常见大气微塑料的辐射效果。总的来说,发现这些微塑料主要在大气底层散射太阳辐射,表明这些微塑料可能会对地面气候有微小的冷却效果。研究团队指出,因为目前数据依然不足,这一效应的确切规模尚存不确定性。他们还发现根据不同假设,微塑料的变暖效应会抵消掉不少冷却效应。
另据预计,填埋场和环境中塑料堆积的量,在接下去30年间会翻倍。研究人员警告说,如果不采取严格措施应对微塑料污染,不受管理的塑料垃圾可能会在未来影响气候。
总编辑圈点
就稳定和便宜这两点来讲,没什么比塑料这种纯人工制品更讨喜。但正是我们对塑料的无限依赖,才给了它无孔不入的机会。全球每年生产大量塑料用于工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塑料难以降解的特性,使得废弃塑料会破裂成更小的碎片,在环境中急剧累积。幸而,针对微塑料的分布、来源、污染规模以及影响的研究已被多国提上了日程。正视塑料污染,就是正视地球的伤痕。(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