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工作,就要有“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的觉悟,随时准备杀身成仁,面对九五至尊的无理要求,你应该怎么办?来看历史上这些智者是怎样“一言避祸”的!

皇帝

一、纪晓岚:“是屈大夫让我回来的!”


【资料图】

大家都知道,纪晓岚是个大大的忠臣,乾隆勉强算是个“千古一帝”,但面对这么一个皇帝,纪晓岚一个奏对不当,也难免会“为国捐躯”!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下江南,当来到扬州,乾隆突然心血来潮,要去史公祠拜祭抗清名将史可法,于是御舟驶向梅花岭方向,一路上山明水秀、景色宜人,舟行江中,碧波万千,令人心旷神怡。纪晓岚陪在乾隆身边,从舷窗内观赏江中景色,忽听乾隆说道:“纪爱卿,朕记得你曾说过,你对史阁部万分敬仰?”

乾隆与纪晓岚

纪晓岚一愣神,心想圣上心不在焉,不欣赏这壮丽的景色,又在乱想些什么?我当谨慎说事。

于是回道:“万岁,这史阁部是臣等的楷模,为臣敬仰备至!”

纪晓岚心想,史可法虽是因抗清而死,但乾隆为表彰其忠义,曾亲题“褒慰忠魂”四字于史公祠,如此回答,当无错。

但乾隆不以常理出牌,他对纪晓岚的回答不置可否,却继续问道“既然如此,朕倒要问你一问。”

“圣上请讲。”不知圣上又要出什么难题,纪晓岚心中立刻警觉起来。“自古以来,忠臣皆不怕死,可信乎?”

纪晓岚见乾隆话外有音,顿知事情不好。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随他去吧,想到此,心情也就平静下来:“当然可信。”

乾隆道:“朕来问你,你对朕是忠呢,还是不忠呢?”

纪晓岚说:“回圣上,臣对圣上可谓愚忠。”

乾隆又道:“既然纪卿对朕自称愚忠,朕若叫你去死,你去还是不去?”纪晓岚明知乾隆是在找茬儿,但也只好无奈地说:“臣蒙上殊恩,虽万死不足以报,唯圣上之命是从。”

“何用万死,朕只要卿一死足矣。”乾隆笑着说。

“臣………臣遵旨”纪晓岚虽如此说,但屁股却没有挪窝。

乾隆催促道:“你怎么还不去死?”

纪晓岚说:“臣不知圣上让臣怎么个死法。”

“朕命你投江而死,你可愿意?”

纪晓岚只得高喊一声“领旨”,磕头谢恩之后,一边慢慢悠悠走向船头,一边寻思主意。

纪晓岚走到船边,挺身就要扑向江中,突然又站住了,对着江水鞠躬施礼,然后口中“咿咿呀呀”的,好像在和谁对话,还不时连连点头。

纪晓岚这副样子,让乾隆莫名其妙。纪晓岚装模作样地闹腾了一阵子,最后又深深地打了一躬,转身向舱内走来。

乾隆见纪晓岚自己回来了,把手中的杯子往案上一放,虎着脸道:“怎么?你没去死?”

只见纪晓岚郑重其事地说:“回圣上,不是臣不想死,是有一个人不让臣死。”

乾隆听后觉得很奇怪,问道:“哪个敢这样大胆?”

纪晓岚回答说:“回上,是楚大夫屈原。”

“那又如何?”乾隆莫名其妙。

纪晓岚道:“臣遵旨正欲投江,就听有人猛一声高喊:‘先生且慢!’臣仔细一看,是楚大夫屈原。屈大夫训斥臣说:‘纪晓岚你好不知理,你怎么能死呢?当年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屈某我才含愤投江而死,让他遗臭万年。而今圣上是难得的明君,你这么一死,后世岂不要说你们圣上是无罪诛杀大臣的昏君吗?你这样做,把你们圣上置于何地?’臣一想,屈大夫言之有理,所以不敢自裁,只好回来禀明圣上,请圣上为臣做主。”

屈原

乾隆听到这里,自然是“雨过天晴”,笑着说道:“既然屈大夫不让你死,朕看在他的面子上,就饶你一次吧!”

乾隆貌似在开玩笑,但“君无戏言”,纪晓岚一个处理不当,乾隆不吝于“假戏真做”,让纪晓岚做一回“愚忠之臣”,所以纪晓岚不得不谨慎对待,当然纪晓岚所言的“屈大夫说”纯是无稽之谈,但他正是抓住了乾隆想做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的心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成功的化解了这次危机。

二、刘秉:“陛下会砍我头!”

刘秉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宗室,被誉为南朝宋最后的忠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宋废帝刘昱。

刘昱是南朝宋最后一位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残暴到什么程度,据说他有一个怪癖,就是每天必杀一人,否则就闷闷不乐,甚至难以入眠。除了杀人还喜欢出宫游荡,四处乱逛也就罢了,他还命随从随身携带兵器,见着活物一律砍杀,皇帝出巡犹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因此当时的百姓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蝗虫。

刘昱

据说,他的生母陈太后为使其有所收敛,竟多次乘车跟在他后面,但他不但不知收敛,而且愈来愈放肆,太后对此也无能为力。有一次当刘昱当街杖杀了几个平民后,陈太后实在看不下去了,骂了刘昱几句。刘昱不但丝毫听不进去,还直接说要杀了太后,这一下可把群臣吓坏了,要是刘昱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简直要让天下人笑话。

这时刘秉就站出来说话了,他知道皇帝的残忍,劝说非但无用而且容易招致杀身之祸,所以他采取了另一种方式,“陛下您不能这样做,要是太后去世了,就要办葬礼,这里你就不能出宫了。”

刘秉

刘昱想着也是有道理,但是还是很气恼,于是就说:“不杀太后也可以,那就杀你来泄愤吧。”

说到杀人,刘昱屡出新点子,这次也不例外,他说:“给你两个死法:一个是砍头一个是绞死,你猜朕会用哪一种?要是猜对了就绞死,猜错就砍头。”

刘秉虽然很惊恐,但还是保持着冷静,他说:“陛下会砍我头!”

“猜错了,朕要绞死你!”刘昱立即洋洋得意的对刘秉说。

“陛下不是说猜错了就砍头吗,怎么就变成绞死我了?

“那就砍你头吧!”

刘秉这时候又来一句,“刚才陛下不是说猜错了就砍头,猜对了就绞死吗,老臣猜对了不是应该绞死吗?”

刘昱这回也懵了,被刘秉的话给绕晕了,气冲冲地就走了,刘秉靠自己的机智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住了太后的性命。

其实,刘昱出的题目本身就有自相矛盾问题,但如果刘秉一味地求饶,因害怕而失去冷静,根本就不会发现其中的漏洞,那么他就是逞匹夫之勇,非但救不了太后,还把自己给折进去了。

三、许遵:“臣是在陛下百年之前三天死”

许遵原先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欢的幕僚,以相术著称,“其验若神”。后来高欢之子高洋称帝建立北齐,许遵又到高洋族叔高岳的手下担任开府田曹记室,但依然是皇室的御用相士。

许遵

许遵的占卜之术高到什么程度呢,据说,西魏出兵攻打南梁时,向北齐求救,高洋应梁元帝之请命高岳前去救援。高岳出征前向许遵道别,许遵说:“此行必有祸患,你不应当去。”高岳听后犹豫再三说:“圣上旨意已下,我不得不去,我打算邀你同行。”许遵当即直言不讳:“我只与活人相随,不愿与死人同路。”高岳无奈,忧心忡忡地出发了。

结果高岳还没有赶到江陵,江陵就已经被西魏攻破了,高岳只好无功而返。而高岳离开的这段时间,他的仇人趁机向高洋进谗言,陷害中伤他。结果高岳班师回朝后,没过多久就被高洋赐死了。

许遵因为和高岳关系很亲近,所以高岳死后,他对高洋非常不满,而且高洋本来就是一位暴君,杀人如麻,“无道日甚”。

有一天,大概是感觉到高洋的寿数将尽,许遵便对身边亲近的人说: “我要仔细算一算,皇帝这个狂夫何时会死。”不想此话传到高洋的耳朵里,高洋大怒,把许遵传到宫里,准备羞辱一番,然后凌迟处死。

“你不是能掐会算吗?你先给朕算一算你什么时候死?”高洋心说,你算对了以后死,那朕现在就把你杀掉,你有辱神算之名。就算你算对了现在就死,那朕也成全你。你今天是必死无疑!

高洋

不想许遵掐指一算,答道:“臣是在陛下百年之前三天死!”也就是说,高洋驾崩之前三天,许遵会死。

高洋明白了许遵的意思,虽然不是很相信,但凛于其神算之名,也不敢拿自己的“皇帝命”与许遵的小命去赌,因此只能恨恨的说,“你算对了,回去给朕好好呆着,莫要惹是生非!”

不知事后,高洋是否对许遵严加保护,但其心里一定默念:许遵一定要长命百岁!

许遵能够逃脱一死,是利用了高洋迷信且惜命的心理,如果遇上朱元璋这样“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强势帝王,许遵的伎俩就很难得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