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


(资料图片)

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之一,次新股实施再融资,既发挥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但融资与回报向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次新股在短期内频繁向资本市场伸手融资的同时,其今后回报投资者也需要有效跟上。

今年以来,次新股(上市不满一年的股票)掀起一股再融资热潮。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累计有35只次新股开启了定增融资,这一数据也较往年有较为明显的增加。个人以为,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次新股启动再融资无可厚非,但股东回报也须有效跟上。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配股、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定增)、发行可转债等。定增由于存在程序简单、费用低廉、易于成行等方面的特点,因而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时的最爱。从逐年再融资金额统计上看,上市公司定增融资往往占据较大的比重,这亦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大特色。

今年次新股再融资案例频现的背后,也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比如近几年来次新股再融资案例数量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上一个台阶。2018年前8月为3家,2019年为4家,2020年上升至17家,2021年飙升至21家,今年前8月步入“3”时代,达到35家,且与2020年相比增长1倍以上。

不仅同期数量上逐年增长,次新股启动定增再融资的时间也在缩短。此前,次新股挂牌半年内启动再融资的较为罕见,如今则已成为常态。比如科创板公司统联精密,2021年12月27日上市,2022年5月11日发布定增计划,相隔135天。创业板公司大地海洋(301068)2021年9月28日挂牌,2022年1月24日就发布了定增预案,期间相隔仅118天。数据显示,上述35家公司中,6家公司发布定增方案与上市的时间间隔不足200天,也凸显出这些公司对于资金的饥渴程度。

此外,从涉及的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次新股成为“主力”。其中,科创板次新股开启定增融资的达到15家,创业板亦为15家,上交所主板3家,北交所有2家。此次北交所有两家公司入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由于次新股首发募资的时间并不长,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IPO融资全部投入募投项目的较为少见,但多家次新股启动再融资,却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IPO首发募资不足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新股发行价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政策、行情、赛道等。近两年来,IPO首发募资不足曾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在上述35家公司中,19家公司的首发募集资金不及预期,比如科德数控计划募资9.76亿元,实际募资2.5亿元,远低于预期。通过再融资弥补资金缺口,是补救的措施之一。

其次,处于赛道中的公司需要巨额资金进行投资。赛道公司不仅股票受到市场的追捧,其投资项目也往往是大手笔,像宁德时代(300750)继2020年定增融资近200亿元之后,今年再次通过定增融资近450亿元。而且,赛道公司即使首发出现超募,定增时同样会受到机构的青睐,次新股大全能源即是如此。

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之一,次新股实施再融资,既发挥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但融资与回报向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次新股在短期内频繁向资本市场伸手融资的同时,其今后回报投资者也需要有效跟上。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分红可圈可点。2017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连续5年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均超过万亿元,不仅参与分红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高,分红总额也不断刷新纪录;而且,中期分红也逐渐成为趋势。比如今年有123家上市公司实施年中分红,涉及金额超过2200亿元。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是值得肯定的。

个人以为,次新股在回报股东问题上,首先要提升股东回报意识,这是根本。其次,要提高回报股东的能力,而提升盈利能力则是基础,这就要求融资资金能真正发挥作用并增厚其业绩。

推荐内容